搜索
首页 《题李商叟半村堂》 觅句行山影,披蓑钓月痕。

觅句行山影,披蓑钓月痕。

意思:觅句行山影,披着蓑衣钓个痕迹。

出自作者[宋]徐玑的《题李商叟半村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住屋半依村,先生气貌尊。若非迎好客,长是掩柴门。觅句行山影,披蓑钓月痕。固贫年八十,惟得令名存。》是一首描绘诗人生活和性格的诗,通过对诗人居住环境和日常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气质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首联“住屋半依村,先生气貌尊。”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半依村舍的住所,以及诗人高贵的形象。这里的“气貌尊”并非仅仅是对外貌的描述,更是对诗人气质和品性的赞美。 颔联“若非迎好客,长是掩柴门。”揭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不迎合世俗,只对好客的主人热情相待,其余时间则喜欢掩起柴门,享受静谧的生活。这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性格。 颈联“觅句行山影,披蓑钓月痕。”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常常在山间寻找诗句,或在月夜下披蓑钓月,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诗意追求。 尾联“固贫年八十,惟得令名存。”诗人虽然一生贫困,但他的高尚品质和诗意生活赢得了人们的赞誉和记忆,这使得他在晚年仍享有声誉。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感恩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居住环境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气质、淡泊名利的态度和对生活的诗意追求。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住屋半依村,先生气貌尊。
若非迎好客,长是掩柴门。
觅句行山影,披蓑钓月痕。
固贫年八十,惟得令名存。
作者介绍 徐玑简介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永嘉四灵之一。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

关键词解释

  • 山影

    读音:shān yǐng

    繁体字:山影

    意思:
     1.山的倒影。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泽兰山头有深潭,山影临水,水色青绿。”
      ▶唐·岑参《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诗:“药碗摇山影,鱼竿带水痕

  • 觅句

    读音:mì jù

    繁体字:覓句

    英语:seek a telling line

    意思:(觅句,觅句)
    指诗人构思、寻觅诗句。
      ▶唐·杜甫《又示宗武》诗:“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 行山

    读音:xíng shān

    繁体字:行山

    意思:I
    行走于山地。
       ▶《周礼•考工记•轮人》:“凡为轮,行泽者欲杼,行山者欲侔……侔以行山,则是搏以行石也,是故轮虽敝不甐于凿。”
    II
    巡视山岳。

  • 月痕

    读音:yuè hén

    繁体字:月痕

    意思:
     1.月影;月光。
      ▶宋·陆游《晓寒》诗:“鸡唱欲阑闻井汲,月痕渐浅觉窗明。”
      ▶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摺:“趁碧桃树儿映纤纤月痕,绕苍苔迳儿步微微露痕,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