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李倅游武夷》 鳌头涌出三峰秀,天汉融成一鉴清。

鳌头涌出三峰秀,天汉融成一鉴清。

意思:鳌头涌出三峰秀,银河融成一鉴清。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和李倅游武夷》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并蕴含一些人生哲理的诗。首联“浓淡烟鬟半雨晴,溪光初借晚霞明”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的景色,烟雾缭绕,宛如女子的发鬟,而雨后的晚霞则照亮了溪水。这一联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韵味和美丽。 颔联“鳌头涌出三峰秀,天汉融成一鉴清”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壮丽景色,用“鳌头涌出”形容山峰的峻峭,用“天汉融成”形容水天一色,意境开阔。 颈联“枌社有谁藏旧牒,宾云无处问遗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的尊重和怀念。 尾联“幔亭寂寞仙何在,勾漏丹砂早晚成”则用仙人的形象寓言人生的孤独和追求,同时借用“勾漏丹砂”的形象,寓言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文化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和追求。同时,诗中的寓言和象征也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厚的哲理意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浓淡烟鬟半雨晴,溪光初借晚霞明。
鳌头涌出三峰秀,天汉融成一鉴清。
枌社有谁藏旧牒,宾云无处问遗声。
幔亭寂寞仙何在,勾漏丹砂早晚成。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三峰

    读音:sān fēng

    繁体字:三峰

    意思:
     1.三山峰。指华山之莲花、毛女、松桧三山峰。
      ▶唐·陶翰《望太华赠卢司仓》诗:“行吏到西华,乃观三峰壮。”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摺:“泪添九曲

  • 天汉

    读音:tiān hàn

    繁体字:天漢

    英语:Milky Way

    意思:(天汉,天汉)

     1.天河。
      ▶《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毛传:“汉,

  • 鳌头

    读音:áo tóu

    繁体字:鰲頭

    英语:the first place

    意思:(鳌头,鳌头)
    亦作“鰲头”。
     
     1.唐·宋时翰林学士、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镌有巨鰲的殿陛石正中

  • 涌出

    读音:yǒng chū

    繁体字:涌出

    意思:亦作“涌出”。
     涌冒而出。
      ▶《汉书•元帝纪》:“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山海经•东山经》“﹝跂踵之山﹞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晋·郭璞注:“今河东·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