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采桑子·日高庭院杨花转》 金盆水冷菱花净,满面残红。

金盆水冷菱花净,满面残红。

意思:金盆水冷菱花净,满脸残红。

出自作者[宋]晏几道的《采桑子·日高庭院杨花转》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高庭院杨花转,闲淡春风。昨夜匆匆,颦入遥山翠黛中。》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表达情感变化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庭院、春风、杨花等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变化。 首先,诗中的“日高庭院杨花转,闲淡春风。”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杨花在阳光下飞舞,春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闲淡的氛围。这种描绘非常生动,仿佛读者可以亲自看到庭院中的杨花飞舞,感受到春风的轻拂。 “昨夜匆匆,颦入遥山翠黛中。”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昨夜”描绘成了一个匆忙的过客,而“颦入遥山翠黛中”则描绘了它的离去留下的淡淡痕迹。这种描绘使得“昨夜”这一时间概念更加具体和生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着,“金盆水冷菱花净,满面残红。”这句诗描绘了作者的情感变化。金盆里的水已经变冷,菱花镜子也变得冷清,而作者的面庞上还残留着前一刻的红色。这种描绘暗示了作者的情感变化,从前一刻的宁静闲淡到这一刻的失落和残红。 “欲洗犹慵,弦上啼乌此夜同。”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失落和无奈。尽管想要洗去前一刻的红色,但却感到慵懒无力,就像弦上的乌鸦一样无助。这里的比喻形象生动,将作者的无奈和失落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变化。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和情感变化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高庭院杨花转,闲淡春风。
昨夜匆匆,颦入遥山翠黛中。
金盆水冷菱花净,满面残红。
欲洗犹慵,弦上啼乌此夜同。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关键词解释

  • 金盆

    读音:jīn pén

    繁体字:金盆

    意思:
     1.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
      ▶《南史•海南诸国传•扶南国》:“王坐则偏踞翘膝,垂左膝至地,以白叠敷前,设金盆、香鑪于其上。”
      ▶唐·张谔《三日岐王宅》诗

  • 菱花

    读音:líng huā

    繁体字:菱花

    意思:
     1.菱的花。
      ▶南朝·梁·简文帝《采菱曲》:“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
      ▶郁达夫《车过临平》诗:“清溪波动菱花乱,黄叶林疏鸟梦轻。”
     

  • 读音:hóng

    繁体字:

    短语:红色 革命

    英语:red

    意思:1.花名。即山茶。 2.柑的一种。 3.海棠梨。

    近义词: 叫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