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竹林寺》 曙月落松翠,石泉流梵声。

曙月落松翠,石泉流梵声。

意思:亮月落松翠,石泉流亡梵声。

出自作者[唐]方干的《游竹林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深邃的寺庙,表达了作者对它的深深喜爱和敬畏。 首句“得路到深寺,幽虚曾识名。”描绘了作者进入深邃寺庙的情景。这里的“深寺”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只有熟悉它的人才能找到它。这不仅描绘了寺庙的隐秘性,也暗示了作者对寺庙的熟悉和热爱。 “藓浓阴砌古,烟起暮香生。”这两句描绘了寺庙的景象和氛围。藓浓,说明寺庙历史悠久,阴砌古,则表明寺庙环境幽静。暮香生,则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宁静和神圣。 “曙月落松翠,石泉流梵声。”这两句描绘了寺庙的夜晚和清晨景象。月落松翠,描绘了松树在月光下显得更加翠绿的景象,流泉梵声,则描绘了寺庙清晨的宁静中,石泉潺潺,梵音袅袅的场景。 “闻僧说真理,烦恼自然轻。”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从寺庙中获得的深刻体验。真理,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佛教的教义或哲学,它能够帮助人们减轻烦恼。作者从僧侣的口中听到了真理,这使他感到自己的烦恼得到了缓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幽静、历史悠久、神圣的环境,以及作者从寺庙中获得的深刻体验,表达了作者对寺庙的深深喜爱和敬畏。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追求真理、减轻烦恼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得路到深寺,幽虚曾识名。
藓浓阴砌古,烟起暮香生。
曙月落松翠,石泉流梵声。
闻僧说真理,烦恼自然轻。
作者介绍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关键词解释

  • 石泉

    读音:shí quán

    繁体字:石泉

    英语:Shiquan

    意思:山石中的泉流。
      ▶《楚辞•九歌•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来水》:“两

  • 曙月

    读音:shǔ yuè

    繁体字:曙月

    意思:晓月。
      ▶唐·王维《过沈居士山居哭之》诗:“曙月孤莺啭,空山五柳春。”
      ▶唐·郑絪《初日照露盘赋》:“焜以相鲜,若曙月之临朝镜。”

    解释:

  • 泉流

    读音:quán liú

    繁体字:泉流

    造句:

  • 梵声

    读音:fàn shēng

    繁体字:梵聲

    意思:(梵声,梵声)
    念佛诵经之声。
      ▶南朝·梁武帝《和太子忏悔》诗:“缭绕闻天乐,周流扬梵声。”
      ▶唐·王维《登辨觉寺》诗:“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