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过西湖》 日影峰头尽,春寒湖上多。

日影峰头尽,春寒湖上多。

意思:太阳的影子峰头尽,春冷湖上多。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晚过西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怅望西山路,曾经胡马过。重来把杨柳,独立向烟波。》是一首描绘战争后荒凉景象的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哀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怅望西山路,曾经胡马过。”描绘了诗人站在曾经是战场的地方,望着西山路,曾经的胡马曾经走过这条路。这里的“胡马”象征着战争中的敌军,也暗示了战争的激烈和频繁。而“怅望”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战争的深深怀念和无奈的哀思。 “重来把杨柳,独立向烟波。”诗人再次来到这个地方,看到曾经繁荣的地方如今只剩下杨柳在烟雾中孤独地摇曳。诗人独自站在杨柳旁,看着烟波浩渺的湖面,心中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痛恨。 “日影峰头尽,春寒湖上多。”这两句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悲凉。太阳在峰头落下,湖面上还带着些许寒意。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无奈。 “渔樵一相见,犹为话兵戈。”最后两句描绘了渔夫和诗人的相遇,他们相见后还谈及战争的事情。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在战争中遭受苦难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让人感受到了他对和平的热切期盼和对战争的深深痛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怅望西山路,曾经胡马过。
重来把杨柳,独立向烟波。
日影峰头尽,春寒湖上多。
渔樵一相见,犹为话兵戈。
作者介绍 石延年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日影

    读音:rì yǐng

    繁体字:日影

    意思:
     1.指太阳。
      ▶《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凤凰见》:“凤为日影所照,则有二大鸟更迭盘旋庇廕之,至

  • 春寒

    读音:chūn hán

    繁体字:春寒

    造句: >查看更多春寒造句

  • 峰头

    读音:fēng tóu

    繁体字:峰頭

    意思:(峰头,峰头)
    峰顶。
      ▶唐·皮日休《伤史拱山人》诗:“峰头孤冢为云穴,松下灵筵是石林。”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由峰头西盘,半里,复随峡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