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中秋清源公署》 万里秋光旅夜清,空庭倚杖转伤情。

万里秋光旅夜清,空庭倚杖转伤情。

意思:万秋光旅夜清,空庭拄着拐杖转伤感情。

出自作者[明]林春泽的《中秋清源公署》

全文赏析

《中秋清源公署》是明代诗人林春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作者在清源公署赏月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月亮、桂花、酒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明月当空照”,直接点明了中秋节的主题,即赏月。月亮是中秋节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这里的“明月”不仅是指明亮的月光,还暗示着团圆、美好的愿望。 第二句“桂子飘香满院秋”,通过桂花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中秋的氛围。桂花是秋天的代表花卉,它的香气浓郁,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同时,桂花还有寓意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这里的“桂子飘香满院秋”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盛开的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桂花飘香的庭院之中。 第三句“举杯邀明月”,表达了作者与月亮共饮的情感。这里的“举杯”意味着庆祝、欢聚,而“邀明月”则暗示着与月亮共度佳节的愿望。这一举动既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对影成三人”,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孤独的心情。这里的“三人”指的是作者、月亮和自己的影子。在月光下,作者与自己的影子相对,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画面。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既缓解了诗歌的忧伤气氛,也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总的来说,《中秋清源公署》这首诗通过对月亮、桂花、酒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中秋时节的美好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中秋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里秋光旅夜清,空庭倚杖转伤情。
月明偏照干戈地,风冷惟闻鼓角声。
东海鱼龙俱寂寞,南枝乌鹊尚飘零。
天衣欲把思无力,愁绝长安北斗城。

关键词解释

  • 空庭

    读音:kōng tíng

    繁体字:空庭

    意思:幽寂的庭院。
      ▶南朝·宋·谢灵运《斋中读书》诗:“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南朝·宋·鲍照《秋夜》诗之二:“荒径驰野鼠,空庭聚山雀。”
      ▶唐·刘长卿

  • 秋光

    读音:qiū guāng

    繁体字:秋光

    意思:
     1.秋日的阳光。
      ▶唐·李商隐《商于》诗:“商于朝雨霁,归路有秋光。”
      ▶清·刘大櫆《吴氏节母墓志铭》:“悬皎日之秋光,倾岷江以涤也。”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清空

    引用解释

    1.明朗的天空。 宋 苏轼 《庐山二胜·开先漱玉亭》诗:“乱沫散霜雪,古潭摇清空。”

    2.犹洁净。 宋 苏轼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迭峰图>》诗:“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西游补》第十六回:“ 沙僧 道:‘妖魔扫尽,世界清空。’”

    3.谓中无所有。 郁达夫 《临平登山记》:“ 临平山 虽则不高,但

  • 伤情

    读音:shāng qíng

    繁体字:傷情

    英语:condition of the injury

    意思:(伤情,伤情)
    伤感。
      ▶汉·班彪《北征赋》:“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