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筑城谣》 朝筑一寸暮一尺,尽是齐民膏血积。

朝筑一寸暮一尺,尽是齐民膏血积。

意思:朝廷修筑一寸到一尺,都是老百姓血汗积累。

出自作者[明]王祎的《筑城谣》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朝筑城,暮筑城》是一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深同情。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地区在五月频繁降雨时,人民为了筑城而疲于奔命的场景,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不义。 诗中描绘了人们为了筑城卖田卖产,甚至冒着雨日夜工作,但筑城的结果却是“崩随筑人人苦”。这种苦难并非源于单纯的自然灾害,而是人为的社会问题。诗人通过这种描绘,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权力的滥用。 “大家筑城多卖田,小家卖产来助钱”这两句诗揭示了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分配,富人继续筑城,而穷人则被迫卖掉自己的财产来帮助支付筑城的费用。这种社会现象无疑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 诗的结尾“君不见陛下盛德犹如天,四海一家千万年。金汤之固非所恃,何乃坐令民力敝”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期望和希望,希望皇帝能够关注民生疾苦,改变这种不公的社会现象。诗人认为,尽管皇帝有高尚的品德,但仅仅依靠坚固的城墙并不能解决人民的问题,必须关注民生,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繁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揭示了社会问题,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筑城,暮筑城,筑城欲高高辄崩。
江南五月盛霖雨,随崩随筑人人苦。
大家筑城多卖田,小家卖产来助钱。
朝筑一寸暮一尺,尽是齐民膏血积。
争道城高可防贼,民力已穷何所益。
君不见陛下盛德犹如天,四海一家千万年。
金汤之固非所恃,何乃坐令民力敝。

关键词解释

  • 膏血

    读音:gāo xuè

    繁体字:膏血

    英语:human fat and blood

    意思:
     1.脂血。
      ▶唐·孟郊《蚊》诗:“但将膏血求,岂觉性命轻?”宋·王安石《上时政疏》:“天下之

  • 齐民

    引用解释

    1.犹平民。《庄子·渔父》:“上以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齐民。”《汉书·食货志下》:“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鷄走狗马,弋猎博戏,辞齐民。”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若今言平民矣。” 清 赵翼 《华岗》诗:“同为一齐民,莫呼归长吏。”

    2.谓治理人民。《韩非子·八经》:“设法度以齐民,信赏罚以尽民能。

  • 一寸

    读音:yī cùn

    繁体字:一寸

    意思:
     1.十分为一寸。引申为微少。
      ▶《韩非子•说林上》:“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汉·贾谊《新书•五美》:“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无所

  • 民膏

    读音:mín gāo

    繁体字:民膏

    意思:比喻人民用血汗创造的财富。
      ▶唐·唐彦谦《宿田家》诗:“民膏日已瘠,民力日愈弊。”
      ▶宋·苏舜钦《串夷》诗:“闭之塞漠为良策,啖以民膏是失图。”
      ▶明·张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