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许洞归吴中》 春渚归艎不暂留,青丝如葆恐逢秋。

春渚归艎不暂留,青丝如葆恐逢秋。

意思:春渚归附艎不保留,青丝如葆怕逢秋。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许洞归吴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渚归艎不暂留,青丝如葆恐逢秋》是一首描绘春日湖面景象,表达对归航离去的感叹,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联“春渚归艎不暂留,青丝如葆恐逢秋。”描绘了春日湖面上的景象,归航离去的场景,给人一种淡淡的离愁。青丝如葆,比喻湖面如新生之丝,清新自然。而“恐逢秋”则暗示了离别的不舍和秋日的即将到来。 颔联“骚人已得江山助,赋客终陪霰雪游。”诗人以“骚人”自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感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愿意像“赋客”一样,陪伴着冬日的雪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颈联“三径未荒休欢鹏,十浆先馈定惊鸥。”诗人以鹏鸟自喻,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十浆先馈定惊鸥”则表达了诗人对湖上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洞庭霜橘疁田粟,岁计犹堪比彻侯。”洞庭霜橘,疁田粟,描绘了洞庭湖畔的秋天景象,给人一种丰收的感觉。而“岁计犹堪比彻侯”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湖面景象的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渚归艎不暂留,青丝如葆恐逢秋。
骚人已得江山助,赋客终陪霰雪游。
三径未荒休欢鹏,十浆先馈定惊鸥。
洞庭霜橘疁田粟,岁计犹堪比彻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青丝

    读音:qīng sī

    繁体字:青絲

    短语:葡萄干 松仁

    英语:black hair

    意思:(青丝,青丝)

     1.青色的丝线或绳缆。
      ▶《乐府诗集•

  • 春渚

    读音:chūn zhǔ

    繁体字:春渚

    意思:春日的水边。亦指春水。
      ▶南朝·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鸣笳发春渚,税銮登山椒。”
      ▶唐·陈子昂《鸳鸯篇》:“苹萍戏春渚,霜霰遶寒池。”
      ▶唐

  • 归艎

    读音:guī huáng

    繁体字:歸艎

    意思:(归艎,归艎)
    犹归舟。
      ▶《文选•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唯待青江可望,候归艎于春渚。”
      ▶李周翰注:“艎,舟名,王乘也。”
      ▶宋·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