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二十八日子容过对菊》 它时益烂熳,邀尔醉西堂。

它时益烂熳,邀尔醉西堂。

意思:其他时候更加灿烂熳,邀请你喝醉了酒西堂。

出自作者[明]何景明的《八月二十八日子容过对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逢花即放、与朋友欢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首句“近节逢花放,开尊集异乡”,直接点明时间和地点,节日临近,花开在异地,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这里,“逢花即放”的描述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开尊”则暗示了诗人与朋友们的欢聚。 “乾坤共一笑,风雨似重阳”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乾坤”象征着宇宙和人生,“一笑”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风雨中的重阳节,通常被视为一个象征着敬老、思乡和祈福的节日,诗人以此形容风雨中的聚会,更显其珍贵和特殊。 “谁识暮蝉意,独怜秋树芳”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有一种淡淡的离愁。“暮蝉”和“秋树”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它时益烂熳,邀尔醉西堂”这两句诗,诗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乐观。这里,“它时”暗示着未来的聚会和欢乐,“烂熳”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朋友的热情邀请。整首诗以乐观的态度收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逢花即放、与朋友欢聚的情景,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淡淡的哀愁和离别之情,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和感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近节逢花放,开尊集异乡。
乾坤共一笑,风雨似重阳。
谁识暮蝉意,独怜秋树芳。
它时益烂熳,邀尔醉西堂。
作者介绍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

关键词解释

  • 西堂

    读音:xī táng

    繁体字:西堂

    意思:
     1.西厢的前堂。
      ▶《书•顾命》:“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
      ▶孔传:“立于东西厢之前堂。”
      ▶《仪礼•特牲馈食礼》:

  • 烂熳

    读音:làn màn

    繁体字:爛熳

    英语:bright-coloured; brilliant

    意思:(烂熳,烂熳)
    见“烂漫”。

    详细释义:1.光彩焕

  • 它时

    引用解释

    犹他日;将来。 宋 欧阳修 《试笔·学书作故事》:“学书勿浪书,事有可记者,它时便为故事。”

    读音:tā sh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