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代州民问》 官职家乡都忘却,谁人会得使君心?

官职家乡都忘却,谁人会得使君心?

意思:官职家乡都忘了,谁会得到让你心?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代州民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稍带忧郁的场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官职和家乡的淡忘,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 首句“龙昌寺底开山路”,以龙昌寺作为参照,描绘了一条开阔的山路,展现出诗人眼前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正在经历一种心灵上的旅程。次句“巴子台前种柳林”,巴子台前种植的柳林,为整首诗增添了生机与色彩,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然后,“官职家乡都忘却”,诗人淡忘了自己的官职和家乡,表达出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但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尾句“谁人会得使君心”,诗人感叹有谁能够理解他的内心,进一步揭示了他的孤独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知音的渴望。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官职和家乡的淡忘,诗人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同时也流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使人感同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龙昌寺底开山路,巴子台前种柳林。
官职家乡都忘却,谁人会得使君心?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使君

    读音:shǐ jūn

    繁体字:使君

    英语:honorific fitle of civil governor of a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意思:I

     1

  • 官职

    读音:guān zhí

    繁体字:官職

    短语:乌纱帽

    英语:official position

    意思:(官职,官职)

     1.官吏的职责。
      ▶《周礼•天

  • 谁人

    读音:shuí rén

    繁体字:誰人

    英语:who

    意思:(谁人,谁人)
    何人;哪一个。
      ▶《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唐·王建《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

  • 家乡

    读音:jiā xiāng

    繁体字:家鄉

    短语:出生地 本土 乡 故土 诞生地 里 邻里 梓里

    英语:hometown

    意思:(家乡,家乡)
    自己家庭世代居住

  • 得使

    读音:de shǐ

    繁体字:得使

    意思:
     1.谓受教。
      ▶《庄子•人间世》:“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陈鼓应注引林希逸曰:“得使,言得教诲。”
     
     2.得用,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