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六夜待月溪滨风露浩然宵中不寐》 昨夜中秋月,高唐妒素娥。

昨夜中秋月,高唐妒素娥。

意思:昨天中秋月,高唐嫉妒素娥。

出自作者[宋]李洪的《十六夜待月溪滨风露浩然宵中不寐》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昨夜中秋月,高唐妒素娥》,作者通过对中秋明月的赞美,抒发了对高唐仙境的向往之情。 首联“昨夜中秋月,高唐妒素娥。”中,作者以中秋明月为引子,借月中嫦娥居住的高唐仙境,表达了对高唐仙境的向往之情。这里的“素娥”指的是嫦娥,也是对月亮的象征。作者通过这一联,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 颔联“凭谁修玉户,未觉减金波。”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高唐仙境的向往之情。这里的“修玉户”指的是修筑高唐仙境,而“金波”则是指月光,表达了月光如金的美好景象。作者通过这一联,将高唐仙境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令人向往。 颈联“练净前溪水,银侵左界河。”描绘了高唐仙境中的自然景象。这里的“练净”指的是清澈如练的水,而“银侵”则是指月光洒在左界河上,形成银色的光影。作者通过这一联,将高唐仙境的自然景象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尾联“浩然风露爽,通夕祗长哦。”表达了作者对高唐仙境的向往之情和赞美之情。这里的“浩然风露爽”指的是高唐仙境中的清朗风露,而“通夕祗长哦”则是指作者通宵达旦地吟咏赞叹,表达了作者对高唐仙境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明月的赞美,抒发了对高唐仙境的向往之情。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令人陶醉其中。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昨夜中秋月,高唐妒素娥。
凭谁修玉户,未觉减金波。
练净前溪水,银侵左界河。
浩然风露爽,通夕祗长哦。

关键词解释

  • 高唐

    读音:gāo táng

    繁体字:高唐

    意思:
     1.战国时楚国臺观名。在云梦泽中。传说楚襄王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幸之而去。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臺,望高唐之观。”
     

  • 素娥

    读音:sù é

    繁体字:素娥

    意思:
     1.嫦娥的别称。亦用作月的代称。
      ▶《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于帝臺,集素娥于后庭。”
      ▶李周翰注:“常娥窃药奔月,因以为名。月色白,故云素娥。”

  • 昨夜

    读音:zuó yè

    繁体字:昨夜

    短语:前夜 前夕 昨晚

    英语:yestreen

    意思:
     1.昨天夜里。
      ▶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