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 奉诏撰进。》 卤簿凌霜宿,铭旌向月翻。

卤簿凌霜宿,铭旌向月翻。

意思:卤簿凌霜住宿,铭旌向月翻。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赠悼怀太子挽歌辞二首 奉诏撰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表达对逝去的人的哀悼和敬仰之情。通过对逝者的生平、身份、地位、命运以及社会背景的描述,展现了逝者一生的荣耀和哀荣,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首联“竹马书薨岁,铜龙表葬时”描绘了逝者去世的情景,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颔联“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则是对逝者葬礼的描述,表达了对逝者尊重和敬仰之情。颈联“寿夭由天命,哀荣出圣慈”则是对逝者一生的总结,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感慨和敬仰之情。 在诗中,作者通过描述逝者的身份、地位、命运以及社会背景,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作者也通过描述逝者的葬礼和生前事迹,展现了逝者一生的荣耀和哀荣,让读者感受到了逝者一生的伟大和崇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逝者一生的敬仰和感慨之情。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悼念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竹马书薨岁,铜龙表葬时。
永言窀穸事,全用少阳仪。
寿夭由天命,哀荣出圣慈。
恭闻褒赠诏,轸念在与夷。
剪叶藩封早,承华册命尊。
笙歌辞洛苑,风雪蔽梁园。
卤簿凌霜宿,铭旌向月翻。
宫寮不逮事,哭送出都门。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铭旌

    读音:míng jīng

    繁体字:銘旌

    英语:A long streamer inscribed with the deceased\'s official title and name posted in front of a coffi

  • 凌霜

    读音:líng shuāng

    繁体字:凌霜

    意思: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南朝·宋·谢惠连《甘赋》:“嘉寒园之丽木,美独有此贞芳;质葳蕤而怀风,性耿介而凌霜。”
      ▶唐·李白《鸣雁行》:“客

  • 卤簿

    读音:lǔ bù

    繁体字:滷簿

    意思:(卤簿,卤簿)
    古代帝王驾出时扈从的仪仗队。出行之目的不同,仪式亦各别。自汉以后亦用于后妃、太子、王公大臣。
      ▶唐制四品以上皆给卤簿。
      ▶汉·蔡邕《独断》卷下:“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