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远山平林图》 山色微茫疑有无,木叶半脱殊萧疏。

山色微茫疑有无,木叶半脱殊萧疏。

意思:山色模糊怀疑有没有,树叶半脱很疏落。

出自作者[宋]王炎的《题远山平林图》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通过对山色、木叶、云根、屋宇、溪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幽静、淡雅的意境。 首句“山色微茫疑有无,木叶半脱殊萧疏”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山色朦胧,若隐若现,树叶半脱,显得格外萧疏。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清幽、淡雅的秋日世界。 “云根更著数椽屋,此屋当有幽人居”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房屋与云根(即石头)的景象,暗示着这里可能是一个幽静的居所。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增添了更多的神秘感和诗意。 “墨妙逼真乃如此,毕竟非真惟近似”两句,诗人对描绘的自然景象进行了评价,认为所描绘的自然景象虽然逼真,但终究不是真实的,只是与真实相近。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艺术观,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何如屐齿饱经行,是处溪山皆画笥”,诗人表示将把所绘制的画归还给对方,自己将要回到江南依翠微而居。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也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即追求真实与美的统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色微茫疑有无,木叶半脱殊萧疏。
云根更著数椽屋,此屋当有幽人居。
墨妙逼真乃如此,毕竟非真惟近似。
何如屐齿饱经行,是处溪山皆画笥。
还君图画吾且归,家在江南依翠微。

关键词解释

  • 萧疏

    读音:xiāo shū

    繁体字:蕭疏

    英语:desolate

    意思:(萧疏,萧疏)

     1.唐·唐彦谦《秋霁夜吟寄友人》:“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
      ▶元·张可久《折

  • 山色

    读音:shān sè

    繁体字:山色

    英语:scene of mountains

    意思:山的景色。
      ▶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宋·欧阳修《

  • 木叶

    读音:mù yè

    繁体字:木葉

    意思:(木叶,木叶)
    树叶。
      ▶《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晋书•儒林传•董景道》:“永平中,知天下将乱,隐于商洛山,衣木叶,食树果。”

  • 微茫

    读音:wēi máng

    繁体字:微茫

    英语:blurred; hazy

    意思:亦作“微芒”。
     
     1.隐秘暗昧;隐约模煳。
      ▶晋·葛洪《抱朴子•祛惑》:“此妄语乃尔,而人犹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