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十八学士歌》 唐初得士宜比迹,胡为致治非成康。

唐初得士宜比迹,胡为致治非成康。

意思:唐朝初年得到士应该相提并论,胡为治理非成健康。

出自作者[明]归有光的《十八学士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唐朝初年广纳贤才,重视文化教育,使得文风昌盛,人才济济的赞扬。诗中通过一系列的历史典故,歌颂了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的英明和智慧,以及他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所做出的贡献。 诗中提到的十八学士,是指唐朝初年李世民在长安设立文学馆时,聚集在文学馆内的十八位文学之士,其中包括了褚亮、虞世南等著名文人。他们为唐朝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诗中提到的“立本丹青”,是指褚亮对唐朝文化的贡献,他被赞誉为“丹青妙手”,他的遗事至今仍然被人们所传颂。 诗中提到的“天策弘开”,是指唐朝初年设立天策府,广纳贤才,吸引了众多有才之士前来投奔。这些人才包括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著名文臣武将。他们为唐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诗中还提到了薛收早亡的遗憾。薛收是唐朝初年的著名文人,他为唐朝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他在早年就离开了人世,令人感到惋惜。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唐朝初年文化繁荣的赞扬和对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唐朝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的反思和忧虑。整首诗充满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文化的热爱,是一首充满正能量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八学士谁比方,争如瑚琏登明堂。
立本丹青褚亮赞,至今遗事犹焜煌。
有隋之季天壤坼,英雄草昧皆侯王。
真人挥霍静区宇,遂偃干戈兴文章。
天策弘开盛儒雅,群髦会萃皆才良。
丈夫逢时能自见,智谋艺术皆雄长。
惜哉嘉猷亦未远,风流犹自沿齐梁。
吾读成周《卷阿》诗,吉士蔼蔼如凤凰。
能以六典致太平,远追二帝轶夏商。
唐初得士宜比迹,胡为致治非成康。
中间岂无河汾徒,唵遏师门竟不扬。
吁嗟房杜已如此,何恨薛生先蚤亡。

关键词解释

  • 成康

    读音:chéng kāng

    繁体字:成康

    意思:周成王与周康王的并称。史称其时天下安宁,刑措不用,故用以称至治之世。
      ▶《诗•周颂•执竞》:“不显成·康,上帝是皇。”
      ▶《汉书•景帝纪赞》:“周云成·康,汉言文

  • 得士

    读音:de shì

    繁体字:得士

    意思:
     1.谓使士人投奔、归附。亦谓得士人的心。
      ▶汉·东方朔《答客难》:“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
      ▶唐·韩愈《祭田横墓文》:“感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