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约枯崖话》 雨中曾折角,策蹇访僧寮。

雨中曾折角,策蹇访僧寮。

意思:雨中曾折角,跛足寻访僧人的小屋。

出自作者[宋]胡仲弓的《约枯崖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雨中漫步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雨中曾折角,策蹇访僧寮”,描绘了诗人雨中漫步的场景,用“折角”这一形象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僧寮的向往。而“策蹇”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骑着驴子行走的情景,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待约蕉庵住,莫从莲社招”,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住在蕉庵,远离尘世喧嚣,与僧侣为伴,过着清静的生活。同时,他也表达了不想加入莲社的愿望,暗示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清风资话柄,流水走诗瓢”,这两句诗描绘了清风吹拂、流水潺潺的场景,为整首诗增添了优美的氛围。同时,诗人借助清风和流水来“资话柄”和“走诗瓢”,表达了他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和诗歌灵感,以及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最后,“行道知何日,同携过石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他希望能够与朋友一起走过石桥,共同追求美好的生活。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优美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雨中曾折角,策蹇访僧寮。
待约蕉庵住,莫从莲社招。
清风资话柄,流水走诗瓢。
行道知何日,同携过石桥。

关键词解释

  • 曾折

    读音:zēng shé

    繁体字:曾折

    意思:屈曲貌。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扶与猗靡”裴骃集解引晋·郭璞曰:“《淮南》所谓‘曾折摩地,扶与猗委’也。”

    解释:1.屈曲貌。

  • 僧寮

    读音:sēng liáo

    繁体字:僧寮

    意思:僧舍。
      ▶宋·陆游《贫居》诗:“囊空如客路,屋窄似僧寮。”
      ▶清·黄宗羲《申自然传》:“居无定所,野店僧寮,匡床布被之外,更无长物。”
      ▶清林则徐《钱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