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题纯老房行》 尘劳应可涤,几欲借薄团。

尘劳应可涤,几欲借薄团。

意思:尘劳应可洗涤,几乎想借薄团。

出自作者[宋]吴锡畴的《次韵题纯老房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有竹便不俗,萧疏三数竿》是一首描绘竹子的诗,通过竹子的形象,表达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意境。 首句“有竹便不俗,萧疏三数竿”,直接点明主题,有竹子就不显得俗气。接着描绘了竹子的形象,“萧疏三数竿”形象地描绘出竹子的稀疏和优雅。这句诗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片竹林之中,感受着竹子的气息。 “云深茶灶湿,雨过佛灯寒”,这句诗描绘了竹林中的景象,云深雨后的竹林,茶灶湿漉漉的,佛灯寒光闪闪。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幽雅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的世界。 “纪壁何年种,停经了日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竹林的珍视和怀念之情。纪壁是指竹子生长的地方,诗人曾经在这里停经歇息,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竹林的深深怀念之情。 “尘劳应可涤,几欲借薄团”,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清雅、脱俗的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品质的向往之情。尘劳是指世俗的烦扰,借指尘世的生活。诗人希望通过竹子的品质来洗涤自己的尘劳,过上一种清雅、脱俗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一种清雅、脱俗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品质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有竹便不俗,萧疏三数竿。
云深茶灶湿,雨过佛灯寒。
纪壁何年种,停经了日看。
尘劳应可涤,几欲借薄团。

关键词解释

  • 尘劳

    引用解释

    1.佛教徒谓世俗事务的烦恼。《无量寿经》卷上:“散诸尘劳,坏诸欲堑。” 南朝 梁 萧统 《同泰僧正讲》诗:“何因动飞轡,暂使尘劳轻。” 明 李贽 《复陶石篑书》:“此观世音菩萨与我此地,赏我此等人,故我得断此尘劳,为今日安乐自在汉耳。”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有境相应行心,有非境不相应行心;若广分别言,则有八万四千尘劳,皆起一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