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平乐·紫箫声断》 香冷倦熏金鸭,日高不卷珠帘。

香冷倦熏金鸭,日高不卷珠帘。

意思:香冷疲倦熏金鸭,太阳高不卷珠帘。

出自作者[宋]赵长卿的《清平乐·紫箫声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人物情感的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首先,诗的开头“紫箫声断。窗底春愁乱。”描绘了春天的箫声断绝,窗下的春愁也随之纷乱起来。箫声是古代男子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这里用紫箫声断,暗示了主人公的情感也随着箫声的断绝而纷乱起来。而“窗底春愁”则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情感与春天的关系,春天的到来引发了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试著春衫羞自看。窄似年时一半。”描绘了主人公试穿春衫,却羞于自看,新衣的窄小程度甚至比去年的一半还要紧。这里通过描述主人公试穿新衣的情景,暗示了主人公的体型变化,可能由于病痛的折磨而消瘦,同时也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一春长病厌厌。新来愁病重添。”则直接表达了主人公整个春季都病恹恹的,新来的愁病又加重了。这里的“一春长病”和“新来愁病”都表达了主人公的病痛之苦,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心情的沉重和压抑。 “香冷倦熏金鸭。日高不卷珠帘。”最后两句描绘了主人公的环境和状态,香炉里的香已经冷掉,却懒得再熏,太阳高照却懒得卷起珠帘。这里的环境描写进一步烘托了主人公的心情,冷清的环境和慵懒的状态都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苦闷和压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人物的情感,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苦闷和压抑,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紫箫声断。
窗底春愁乱。
试著春衫羞自看。
窄似年时一半。
一春长病厌厌。
新来愁病重添。
香冷倦熏金鸭,日高不卷珠帘。

关键词解释

  • 珠帘

    解释

    珠帘 zhūlián

    [bead door curtain] 用线穿成一条条垂直串珠构成的帘幕

    散入珠帘。——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引用解释

  • 金鸭

    读音:jīn yā

    繁体字:金鴨

    意思:(金鸭,金鸭)
    一种镀金的鸭形铜香炉。
      ▶唐·戴叔伦《春怨》诗:“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元·张可久《寨儿令•失题》曲:“步苍苔凉透罗袜,掩朱门香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