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吴□和梅百咏》 即今同社几千首,当日孤山止一联。

即今同社几千首,当日孤山止一联。

意思:如今同社近千首,当时我在只有一个联。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答吴□和梅百咏》

全文创作背景

《答吴□和梅百咏》是宋朝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组诗,与吴□的《梅百咏》相和。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咏物诗的传统**: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咏物诗是一种常见的类型,诗人通过描绘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人生观。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常被用来比喻高洁、坚韧的品质,因此成为咏物诗的常见题材。 2. **与友人的互动**:刘克庄与吴□之间有诗歌唱和的互动,这种文学交流在宋代文人中非常流行。通过诗歌的唱和,诗人之间可以交流情感、分享对生活的感悟,增进彼此的友谊。 3. **个人情感表达**:刘克庄的《答吴□和梅百咏》不仅是对吴□《梅百咏》的回应,也通过描绘梅花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人生态度。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不屈、傲然独立的精神,这与刘克庄的个性和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 综上所述,《答吴□和梅百咏》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咏物诗的传统、与友人的互动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空疏不拟传,安知腾播累诸贤。
即今同社几千首,当日孤山止一联。
眼饱诳他忍饥腹,句寒耸我吟肩。
未知谁是苏司业,肯向梅边送酒钱。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一联

    读音:yī lián

    繁体字:一聯

    意思:(一联,一联)

     1.律诗中相对的两句称“一联”。亦指对联的一幅。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秦会之丞相卒,魏道弼作参政,委任颇专,且大拜矣,翰苑欲先作白麻

  • 孤山

    读音:gū shān

    繁体字:孤山

    英语:inselberg

    意思:山名。在浙江·杭州·西湖中,孤峰独耸,秀丽清幽。
      ▶宋·林逋曾隐居于此,喜种梅养鹤,世称孤山处士。
      ▶孤山北麓有

  • 即今

    读音:jí jīn

    繁体字:即今

    英语:right now; at this very moment

    意思:今天;现在。
      ▶唐·高适《送桂阳孝廉》诗:“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 同社

    读音:tóng shè

    繁体字:衕社

    意思:
     1.犹同乡,同里。古以二十五家为一社。
      ▶唐·韩愈《南溪始泛》诗之二:“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2.志趣相同者结社,互称同社。亦谓同在一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