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龚禔身联》 地接西清,最难忘枢密院旁,公余茶话。

地接西清,最难忘枢密院旁,公余茶话。

意思:地接西清,最难忘枢密院旁边,你我茶话。

出自作者[清]纪昀的《挽龚禔身联》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它描绘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人物的敬仰。 首句“地接西清,最难忘枢密院旁,公余茶话”,诗人描述了他在一个与西清(皇家园林)相连的地方,最难忘的是在枢密院旁边,与公事之余的友人喝茶聊天。这里,诗人似乎在回忆一个轻松而愉快的时刻,与友人分享了他们的思想和情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恩深南徼,惜空留昆明池畔,去后棠阴”,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恩情的深深感激,同时也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人惋惜昆明池畔的景象已经空留,而那些曾经与他一起在池畔休息、谈论的人已经离去。池畔的“棠阴”象征着过去的欢乐时光,诗人对那些时光的逝去感到惋惜。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人物的敬仰。它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情的珍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地接西清,最难忘枢密院旁,公余茶话。
恩深南徼,惜空留昆明池畔,去后棠阴。
作者介绍 纪昀简介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嘉庆十年(公元1805)二月,纪昀病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关键词解释

  • 西清

    读音:xī qīng

    繁体字:西清

    意思:
     1.西厢清凈之处。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青龙蚴蟉于东葙,象舆婉僤于西清。”
      ▶郭璞注引张揖曰:“西清者,葙中清净处也。”后指帝王宫内游宴之处。

  • 枢密院

    引用解释

    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主管官称枢密使。 五代 、 后梁 建崇政院,以崇政使知院事。 后唐庄 宗 同光 元年改为枢密院,以枢密使知院事与宰相共秉朝政,文事出中书,武事出枢密。 宋 代与中书省分掌军政,号为“二府”。 辽 分置北枢密院(相当兵部)、南枢密院(相当吏部)及 汉 人枢密院(掌 汉 族地区兵马)。 元 代枢密院主管军事机密、边防及

  • 难忘

    读音:nán wàng

    繁体字:難忘

    短语:铭刻 念念不忘 永志不忘 记住 切记 牢记 记忆犹新 刻骨铭心 铭记 没齿不忘

    英语:unforgettable

    <

  • 密院

    引用解释

    宋 代枢密院的省称。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盖国初武臣皆百战猛士,至密院多有所是非干请,故为之防微。”《宋史·职官志二》:“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七年》:“ 四川 都转运司,盖总四路财计以赡军颁﹝须﹞也,俾乘间上书,併归宣司,则是制军、制食通而为一,虽密院、户部不得如此,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