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秋五首》 秋风吹我髓,秋露滴我肝。

秋风吹我髓,秋露滴我肝。

意思:秋风吹我骨髓,秋露滴我肝。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感秋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描述了作者因病而懒散无聊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悲凉。 首联“昨扇犹午携,今裳觉晨单”,通过对比昨天和今天的衣裳,暗示了作者的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前。颔联“起来且复卧,未敢窥柴关”,表达了作者懒散无聊的状态,不愿意出门。颈联“不知病至此,为复老使然”,作者不知道自己病成这样是因为年老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无奈和悲凉。 在描述身体状况的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性格刚燥,畏热长喜寒的特点。作者年轻时曾穿着破旧的衣裳走过雪地,走过春官,表现出他的坚韧和勇敢。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这让他感到无奈和悲凉。 最后,作者感叹秋风吹过、秋露滴落,自己却无法与秋气相抗衡,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悲凉。诗中“叹息复叹息,谁是长少年”一句,更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无奈和悲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敬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昨扇犹午携,今裳觉晨单。
起来且复卧,未敢窥柴关。
不知病至此,为复老使然。
平生性刚燥,畏热长喜寒。
念昔忝乡赋,践雪诣春官。
布褐背不纩,芒鞋茧且穿。
长亭夜濯足,吹灯呻故编。
买酒破孤闷,浩歌殷屋椽。
何曾悲廪秋,山棱耸臞肩。
秋风吹我髓,秋露滴我肝。
我欲与秋敌,秋先令我酸。
叹息复叹息,谁是长少年。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秋露

    读音:qiū lù

    繁体字:秋露

    意思:
     1.秋日的露水。
      ▶南朝·宋·颜延之《祭屈原文》:“秋露未凝,归神太素。”
      ▶隋·薛道衡《老氏碑》:“春泉如醴,出自京师,秋露凝甘,遍于竹苇。”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露滴

    读音:lù dī

    繁体字:露滴

    意思:露水珠。
      ▶唐·赵彦昭《秋朝木芙蓉》诗:“平明露滴垂红脸,似有朝愁暮落时。”
      ▶宋·卢氏《凤栖梧•题泥溪驿》词:“钿带双垂金缕细,玉佩玎珰,露滴寒如水。”
      ▶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