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马病》 须怜苜蓿歉,当认主人贫。

须怜苜蓿歉,当认主人贫。

意思:要怜悯苜蓿不好意思,当认出主人贫穷。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马病》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表达人生艰辛和怀才不遇的诗。诗人通过病弱的身体,表达了生活的困苦和挫折,同时也展现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他借助“伯乐”的典故,抒发了自己尚未遇到赏识者的遗憾,也表达了对于自我价值和才华的坚定信念。 首联“羸病何其久,仁心到栈频”,通过描述诗人久病不愈,而友人频频探望的场景,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诗人的病弱之久,体现出生活的艰难和挫折,而友人的频频探望,则表现出人间的温情和善良。 颔联“须怜苜蓿歉,当认主人贫”,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困境,也暗示了社会的贫困和人际关系的复杂。诗人用“苜蓿歉”比喻自己的困境,用“主人贫”形容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自我调侃。 颈联“客舍同萧索,山程共苦辛”,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旅途的寂寞和辛苦。这种寂寥与辛苦,与首联的病弱之久相呼应,进一步加深了全诗的感情色彩。 尾联“未能逢伯乐,且可自相亲”,诗人用“伯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尚未遇到赏识者的遗憾。但同时,他也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认为在没有遇到伯乐的情况下,自己可以自我欣赏,自我亲近。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和自我表达,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羸病何其久,仁心到栈频。
须怜苜蓿歉,当认主人贫。
客舍同萧索,山程共苦辛。
未能逢伯乐,且可自相亲。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苜蓿

    读音:mù xu

    繁体字:苜蓿

    短语:紫花苜蓿

    英语:purple medic

    意思:
     1.古大苑语buksuk的音译。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原产西域各国,汉武

  • 主人

    读音:zhǔ rén

    繁体字:主人

    短语:主 庄家 主子 东 主人公 东道主

    英语:master

    意思:
     1.接待宾客的人。与“客人”相对。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