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 何必学留侯,崎岖觅松子?

何必学留侯,崎岖觅松子?

意思:为什么要学留侯,崎岖找松子?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和裴侍中南园静兴见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静幽雅的池馆环境,并表达了诗人高雅的情怀和闲适的生活态度。 首联“池馆清且幽,高怀亦如此。”诗人以池馆的清静幽雅来形容自己高尚的情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统一。 颔联“有时帘动风,尽日桥照水。”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池馆中的景象,有时帘子会被风吹动,整日的桥都映照在水面上。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池馆的清幽氛围。 颈联“静将鹤为伴,闲与云相似。”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闲适生活,与鹤为伴,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态度,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怀和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尾联“何必学留侯,崎岖觅松子?”诗人通过反问,表达了自己不必像留侯那样去寻找松子,而是享受这种清静幽雅的生活。这里的“崎岖觅松子”是指留侯张良在寻找仙人赤松子以求长生不老的故事。诗人通过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看法,以及珍视当下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以池馆为背景,描绘了清静幽雅的环境,表达了诗人高雅的情怀和闲适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典故的运用,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独特见解和珍视当下的生活哲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池馆清且幽,高怀亦如此。
有时帘动风,尽日桥照水。
静将鹤为伴,闲与云相似。
何必学留侯,崎岖觅松子?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松子

    读音:sōng zǐ

    繁体字:鬆子

    英语:pine nut

    意思:
     1.松树的种实。可食。
      ▶南朝·梁元帝《与刘智藏书》:“松子为餐,蒲根是服。”
      ▶唐·杜甫《秋野》诗之

  • 崎岖

    读音:qí qū

    繁体字:崎嶇

    英语:rugged

    意思:(崎岖,崎岖)

     1.形容地势或道路高低不平。
      ▶汉·张衡《南都赋》:“上平衍而旷荡,下蒙笼而崎岖。”
      

  • 何必

    读音:hé bì

    繁体字:何必

    短语:何苦

    英语:there is no need

    意思:
     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