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梁拾遗肃归朝》 身逢轩辕世,名贵鸳鸾中。

身逢轩辕世,名贵鸳鸾中。

意思:身逢轩辕时代,名贵鸳鸾中。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送梁拾遗肃归朝》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明主重文谏,才臣出江东》是一首描绘一位才子离开东山,前往朝廷为朝廷效力,表达了对明主重文谏的赞美和对才臣出江东的自豪之情。 首联“明主重文谏,才臣出江东。束书辞东山,改服临北风”,描绘了才子离开东山,前往朝廷的情景。他带着书籍,辞别东山,改换服饰,迎着北风前行。这表达了才子对明主的重文谏的认同,以及对朝廷的向往和决心。 颔联“万里望皇邑,九重当曙空”,描绘了才子远望京城,晨曦中的京城显得格外庄严美丽。这一联表达了才子对京城和皇邑的向往和期待。 颈联“天开芙蓉阙,日上蒲桃宫。天子初未起,金闺籍先通”,描绘了才子进入朝廷后的情景,他看到的是芙蓉阙(宫殿),太阳初升,宫中充满生机。在天子尚未起床的时候,他已经通过金闺籍(进入朝廷的途径)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这进一步表达了才子的才华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重视。 尾联“身逢轩辕世,名贵鸳鸾中。故人荣此别,何用悲丝桐”,表达了才子身逢盛世,名贵于鸳鸾之中,他为能够为朝廷效力而感到光荣。这里用“丝桐”代指琴瑟,暗示着离别之悲,但才子却用“何用悲”来表达无需悲伤的情感,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 整首诗通过对才子离别东山、进入朝廷的描绘,表达了对明主重文谏的赞美和对才臣出江东的自豪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才子的豪情壮志和才华得到朝廷认可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明主重文谏,才臣出江东。
束书辞东山,改服临北风。
万里望皇邑,九重当曙空。
天开芙蓉阙,日上蒲桃宫。
天子初未起,金闺籍先通。
身逢轩辕世,名贵鸳鸾中。
故人荣此别,何用悲丝桐。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轩辕

    读音:xuān yuán

    繁体字:軒轅

    英语:Xuanyuan

    意思:(轩辕,轩辕)

     1.传说中的古代帝王黄帝的名字。传说姓公孙,居于轩辕之丘,故名曰轩辕。曾战胜炎帝于坂泉,战胜蚩尤于

  • 名贵

    读音:míng guì

    繁体字:名貴

    英语:famous and precious

    意思:(名贵,名贵)

     1.有名望而贵显。
      ▶《史记•秦始皇本纪》:“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

  • 世名

    读音:shì míng

    繁体字:世名

    意思:世间的名望。
      ▶宋·苏辙《岁莫》诗之二:“维摩晚亦谐生事,弥勒初犹重世名。”
      ▶明·李贽《答李见罗先生》:“区区世名,且视为浼己也,肯耽之乎?”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