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周子上赴宜春》 课为天下最,名压坐中先。

课为天下最,名压坐中先。

意思:课是天下最,名字压坐中先。

出自作者[宋]胡铨的《送周子上赴宜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两位直谏大臣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继往开来的期待。 首联“忆昔昌黎伯,直谏气凛然。又闻赞皇公,直道薄云天。”通过回忆和赞扬两位大臣的刚直谏诤精神,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昌黎伯指的是韩愈,赞皇公指的是司马光,他们都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大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颔联“堂堂两宋工,盖世勋无前。曷来著此邦,仰山同不骞。”描绘了他们的伟大成就和影响力,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他们的事迹在这个国家流传千古,如同高山仰止,令人敬仰不已。 颈联“公今又继往,相望三百年。风流虽已矣,遗迹俨弗愆。”表达了对他们之后人才的期待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他们的遗志,延续他们的精神。 随后几联,作者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的一些问题和弊端的担忧,认为需要有人出来振兴邦风,剔除雕俗,使人民得到教化。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官员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为民除害,爱护百姓,公正廉明。 最后,作者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了期待,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昌黎伯和赞皇公那样的成就。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两位直谏大臣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担忧。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忆昔昌黎伯,直谏气凛然。
又闻赞皇公,直道薄云天。
堂堂两宋工,盖世勋无前。
曷来著此邦,仰山同不骞。
公今又继往,相望三百年。
风流虽已矣,遗迹俨弗愆。
邦风杂未纯,雕俗顽莫镌。
要须痛一洗,兴氓作其贤。
束吏缚猛虎,爱民烹小鲜。
课为天下最,名压坐中先。
凤尾催归诏,看看下小旃。
践槐知不晚,开旦促曹鞯。
作者介绍
胡铨(1102年—1180年),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

建炎二年(1128年),胡铨登进士第。初授抚州军事判官,他招募乡丁,助官军捍御金军。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昭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后,内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任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晚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

淳熙七年(1180年),胡铨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天下

    读音:tiān xià

    繁体字:天下

    短语:普天之下 大世界 全球 大千世界 环球 全世界 五湖四海 大地 世上 中外 世 海内 举世

    英语:land under heave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