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但以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

但以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

意思:但由于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佛法的伟大和慈悲,表达了佛陀的威严和慈悲并存,能够震慑十方,同时也展现了佛法的无害和包容,使众生不会感到恐惧,而能在情与无情之间达到共存和谐的状态。 首两句“如来宝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描绘了佛陀的降魔形象,展现出佛陀的威严和慈悲并存,既能降服魔障,又能救度众生。而“慈悲威怒”一词,更是生动地表达了佛陀的双重特性。 接下来的两句“毒龙帖耳收雷霆,逆鳞可摩若家狗。”形象地描绘了佛法的力量。毒龙代表烦恼,雷霆代表愤怒,佛法能够使烦恼收敛,使人不再愤怒。而佛陀的“逆鳞”则是一个比喻,指触碰佛陀的禁忌,暗含了佛陀的包容和慈悲。这两句表达了佛法能够使众生尊敬并遵守规则。 接下来的两句“我法未尝恼众生,不令肆毒生恐怖。”则赞美了佛法的包容和无害。佛法从未使众生感到困扰,也不煽动众生的恐惧,展现了佛法的慈悲和智慧。 最后两句“但以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表达了佛陀的悲愿力,能够使有情无情共同归于一体,达到了和谐共存的状态。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佛法的伟大和包容,表达了佛陀的威严和慈悲并存,以及佛法的无害和包容。这不仅是对佛法的赞美,也是对所有追求真理和和平的人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如来宝仗降魔相,慈悲威怒震十方。
毒龙帖耳收雷霆,逆鳞可摩若家狗。
我法未尝恼众生,不令肆毒生恐怖。
但以本来悲愿力,情与无情共一家。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无情

    读音:wú qíng

    繁体字:無情

    短语:铁石心肠 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 以怨报德 卸磨杀驴 过河拆桥 兔死狗烹 鸟尽弓藏

    英语:pitiless

    意思:(无情,无情

  • 本来

    读音:běn lái

    繁体字:本來

    短语:本 原

    英语:originally

    意思:(本来,本来)

     1.原来,向来。
      ▶三国·魏·曹操《选举令》

  • 一家

    读音:yī jiā

    繁体字:一家

    英语:household

    意思:
     1.一个家族;一户人家。常用以谓无分彼此,如家人之相亲。
      ▶《管子•霸言》:“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一家而两父,

  • 悲愿

    读音:bēi yuàn

    繁体字:悲願

    意思:(悲愿,悲愿)
    佛教语。指慈悲的誓愿。
      ▶《唯识论》卷四:“或依悲愿,相应善心。”
      ▶宋·范成大《岁旱邑人祷第五罗汉得雨乐先生有诗次韵》:“偶然宴坐百千劫,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