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梁交供知莫州》 猛士当令守四方,中原诸将近相望。

猛士当令守四方,中原诸将近相望。

意思:勇士会让守卫四方,中原诸将接近相望。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送梁交供知莫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扬英勇将士的诗,表达了对他们保卫国家、维护和平的敬意。 首句“猛士当令守四方,中原诸将近相望”描绘了猛士的重要性和他们在保卫四方领土中的作用。猛士代表着勇气、坚韧和决心,他们应该被派往四方,守卫国家的每一寸土地。同时,中原诸将也是值得信赖的,他们彼此相邻,互相支援,形成一道坚实的防线。 “一樽度日空闲暇,千骑临边自激昂”描绘了将士们在闲暇时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士气。他们虽然只有简单的酒樽相伴,但他们的内心充满了豪情壮志,面对边疆的挑战,他们依然保持激昂的情绪。 “谈笑定先降虏使,诗书仍得靖戎行”表达了将士们以轻松的态度对待降敌使节,他们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而且在处理外交事务时也表现出色。同时,他们在闲暇时仍能研读诗书,保持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最后,“君看宿将何承矩,安用摧锋百战场”是对那些在战场上有丰富经验的老将的赞美。他们不需要亲自冲锋陷阵,只需要在后方指导,就能保证战斗的胜利。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是战争胜利的关键,也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敬意和赞美,同时也强调了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这首诗充满了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深深担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猛士当令守四方,中原诸将近相望。
一樽度日空闲暇,千骑临边自激昂。
谈笑定先降虏使,诗书仍得靖戎行。
君看宿将何承矩,安用摧锋百战场。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当令

    读音:dāng lìng

    繁体字:噹令

    短语:适度 恰如其分 适宜 得体 恰当 正好 当 方便 适 适可而止 恰 宜 合宜 得当 合适 得宜 妥 相当 适中 适当 适合 适龄 适用

    <

  • 猛士

    读音:měng shì

    繁体字:猛士

    英语:brave warrior

    详细释义:勇士。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

  • 中原

    读音:zhōng yuán

    繁体字:中原

    英语:(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意思:
     1.原野之中。
      ▶《诗•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 方中

    读音:fāng zhōng

    繁体字:方中

    意思:
     1.正中。
      ▶《诗•鄘风•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朱熹集传:“定,北方之宿,营室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
      ▶《管

  • 将近

    读音:jiāng jìn

    繁体字:將近

    短语:临近 滨 拢 凑 身临其境 濒于 近乎 邻近 靠拢 傍 挨近 临 贴近 濒 走近 守 临到 濒临 靠近 近 即 接近

    英语:n

  • 相望

    读音:xiāng wàng

    繁体字:相望

    英语:face each other

    意思:I

     1.互相看见。形容接连不断。极言其多。
       ▶《左传•昭公三年》:“道殣相望,而女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