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使君镇海昌(州有双庙)》 肯扫帐中容我辞,夜深燃烛卧谈兵。

肯扫帐中容我辞,夜深燃烛卧谈兵。

意思:肯扫帐中容我解释,深夜点燃蜡烛在谈论战争。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送李使君镇海昌(州有双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海风千里卷双旌,按辔初闻属部清》是一首描绘海风、属部清音,以及边疆生活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边疆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思考。 首联“海风千里卷双旌,按辔初闻属部清”,诗人以海风千里比喻边疆的辽阔,表达了边疆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而“卷双旌”则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繁华的城市,投身到边疆的生活中。同时,“按辔初闻属部清”描绘了初到边疆时,马蹄声在清新的空气中回荡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颔联“人杂岛夷争午市,潮随山雨入秋城”,诗人描绘了边疆小城的日常生活,岛夷争午市描绘了市场上的热闹场景,而潮随山雨入秋城则描绘了边疆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象,表现出边疆生活的丰富多样。 颈联“鸣狐不近睢阳庙,突骑犹屯广利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景象,睢阳庙的宁静与广利营的紧张形成对比,突出了边疆生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尾联“肯扫帐中容我辞,夜深燃烛卧谈兵”,表达了诗人愿意在边疆安心生活,与同伴们一起谈论军事,表现出诗人对边疆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边疆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风千里卷双旌,按辔初闻属部清。
人杂岛夷争午市,潮随山雨入秋城。
鸣狐不近睢阳庙,突骑犹屯广利营。
肯扫帐中容我辞,夜深燃烛卧谈兵。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夜深

    读音:yè shēn

    繁体字:夜深

    英语:late at night; in the dead of night

    意思:犹深夜。
      ▶唐·杜甫《玩月呈汉中王》诗:“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

  • 谈兵

    读音:tán bīng

    繁体字:談兵

    意思:(谈兵,谈兵)
    议论军事;谈论用兵。
      ▶宋·梅尧臣《夜酌赵侯家》诗:“方与旧将饮,谈兵灯烛前。”
      ▶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文士论兵》:“其次则沈少林状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