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雍丘遇雨》 如何一席地,长少皆在前。

如何一席地,长少皆在前。

意思:为什么一个席位地,老少都在前。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雍丘遇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天气炎热和生活的艰辛,通过描绘日暮时分暴雨如注的场景,以及乘船在湍急的水流中挣扎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苦闷。 首联“日暮风雨急,逆水舟难牵。”描绘了日暮时分暴雨如注的场景,风雨交加,水流湍急,乘船逆水行舟更加困难。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颔联“波波入杞国,悄悄谁忧天。”用典,杞国是古代一个国家,这里代指小船在波涛中摇荡,无人能知未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暴雨中各种景象,如“阗阗陂中雷,幂幂堤外烟。”“饮水徒胀满,渴喉殊未蠲。”等,生动地表现了生活的艰辛和炎热。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如何一席地,长少皆在前。”“衣巾不敢去,又以礼数缠。”“安得化严石,两胫没流泉。”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礼数的厌倦和对自由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日暮时分的暴雨场景和乘船逆水行舟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和苦闷,同时也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暮风雨急,逆水舟难牵。
波波入杞国,悄悄谁忧天。
阗阗陂中雷,幂幂堤外烟。
骤然沃大热,蒸饫如炊煎。
饮水徒胀满,渴喉殊未蠲。
摇篷已烦倦,汗额常不乾。
如何一席地,长少皆在前。
衣巾不敢去,又以礼数缠。
安得化严石,两胫没流泉。
每暑起此念,念之凡几年。
终当逐逸志,奚必事华颠。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席地

    读音:xí dì

    繁体字:席地

    短语:铺开 摊 铺

    英语:on the ground

    意思:
     1.铺席于地。
      ▶《南齐书•豫章王嶷传》:“朔望时节,席地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 一席

    读音:yī xí

    繁体字:一席

    意思:
     1.一张坐卧之席。
      ▶《仪礼•乡饮酒礼》:“公升如宾,礼辞一席,使一人去之。”
      ▶郑玄注:“辞一席,谦自同于大夫。”
      ▶贾公彦疏:“辞一席,谦自同于

  • 在前

    读音:zài qián

    繁体字:在前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