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千人针》 街头日日闻点兵,子弟家家尽远征。

街头日日闻点兵,子弟家家尽远征。

意思:街头天天听到点名,你弟弟家尽远征。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千人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内容充满了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和平时期生活的怀念。 首先,诗中描绘了游子征衣慈母线的场景,表达了对战争中士兵的思念和担忧。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生活的怀念,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其次,诗中描绘了岛夷卉服亦人情,表达了对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包容和尊重。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战争中士兵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对和平时期生活的向往。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妇女和儿童的关注,她们在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士兵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和平时期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相信人类能够实现八纮一宇的理想,实现语言交流无障碍,并能够和平地解决争端和冲突。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和和平的深刻思考和关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时期的生活,关注战争中的人们,并努力实现和平、包容、和谐的社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游子征衣慈母线,此是太平桑下恋。
岛夷卉服亦人情,何故云鬟偏教战。
街头日日闻点兵,子弟家家尽远征。
倾城欢送皇军出,夹道狂呼万岁声。
众里抽针奉巾帨,不敢人前轻掩袂。
一帨千人下一针,施与征夫作兰佩。
大神并赐护身符,应有勋名答彼姝。
比户红颜能爱国,军前壮士喜捐躯。
拔刀自诩男儿勇,海陆空军皆贵宠。
白足长怜鹿女痴,文身只是虾夷种。
徐福乘舟去不回,至今人爱说蓬莱。
岂知富士山头雪,终化昆明池底灰。
八纮一宇言语好,到处杀人如刈草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远征

    读音:yuǎn zhēng

    繁体字:遠徵

    短语:远行 长征

    英语:expedition

    意思:(远征,远征)

     1.征伐远方;远道出征。
      ▶《左传

  • 家家

    读音:jiā jiā

    繁体字:家家

    英语:every household

    意思:I

     1.人人。
       ▶汉·扬雄《解嘲》:“家家自以为稷·契,人人自以为皋陶。”
      <

  • 子弟

    读音:zǐ dì

    繁体字:子弟

    短语:晚 晚辈 后生 下辈 小辈

    英语:(n) children

    意思:
     1.子与弟。对父兄而言。亦泛指子侄辈。
      ▶

  • 街头

    读音:jiē tóu

    繁体字:街頭

    英语:(n) street; street intersection

    意思:(街头,街头)
    街上;街口。
      ▶唐·杜甫《偪仄行赠毕曜》诗:“街头酒价常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 兵子

    读音:bīng zǐ

    繁体字:兵子

    意思:对兵士的蔑称。
      ▶《三国志•蜀志•刘巴传》“而诸葛孔明数称荐之,先主辟为左将军西曹掾”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诸葛亮谓巴曰:‘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