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姨子弟往南郊》 何处共伤离别心,明月亭亭两乡望。

何处共伤离别心,明月亭亭两乡望。

意思:什么地方都伤离别心情,第二个亭亭玉立两乡望。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送姨子弟往南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久别重逢的友人的深深情感。 首段,“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描绘了久别重逢的喜悦,但作者的心中仍有未尽的情感。“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这两句通过对比两人少年时的分别和现在的重逢,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成长的欣慰。 第二段,“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描绘了两人刚刚会面时的喜悦和分别时的悲伤,这种情感的变化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情感。 第三段,“客路向楚云,河桥对衰柳。”描绘了离别的场景,通过描绘楚云和河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和留恋。 第四段,“送君匹马别河桥,汝南山郭寒萧条。”描绘了友人离去的场景,通过描绘山郭的寒冷和萧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担忧和思念。 最后一段,“今我单车复西上,郎去灞陵转惆怅。”通过描述自己单车上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何处共伤离别心,明月亭亭两乡望。”这两句通过描绘明月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和友人虽然身处两地,但心却在一起,共同感受着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时间的流逝、人生的变化、景色的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思念的不舍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人生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展慰久阔,寸心仍未伸。
别时两童稚,及此俱成人。
那堪适会面,遽已悲分首。
客路向楚云,河桥对衰柳。
送君匹马别河桥,汝南山郭寒萧条。
今我单车复西上,郎去灞陵转惆怅。
何处共伤离别心,明月亭亭两乡望。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亭亭

    读音:tíng tíng

    繁体字:亭亭

    短语:最高 危 峨 参天 嵩

    英语:erect

    意思:
     1.高耸貌。
      ▶《文选•张衡<西京赋>》:“干云雾而

  • 明月

    读音:míng yuè

    繁体字:明月

    英语:bright moon

    意思:
     1.光明的月亮。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
      ▶唐·张若虚《春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离别

    读音:lí bié

    繁体字:離別

    短语:分开 解手 诀别

    英语:(v) to leave or part from (when going on a long journey)

    意思

  • 乡望

    读音:xiāng wàng

    繁体字:鄉望

    意思:(乡望,乡望)

     1.指乡里中有名望的人。
      ▶《宋书•殷琰传》:“叔宝者,杜坦之子,既土豪乡望,内外诸军事并专之。”
      ▶唐·陈子昂《临邛县令封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