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曲江春望》 箫管曲长吹未尽,花南水北雨濛濛。

箫管曲长吹未尽,花南水北雨濛濛。

意思:吹箫曲长吹不尽,花南水北雨蒙蒙。

出自作者[唐]卢纶的《曲江春望》

全文赏析

这首诗《菖蒲翻叶柳交枝》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诗中通过对菖蒲、柳树、鸟类、莲花、雨水等自然元素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自然画卷。 首联“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菖蒲翻叶,柳树交枝,这是对初春景象的描绘,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暗上莲舟”则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仿佛鸟儿在不知不觉中飞上了莲花小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颔联“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进一步描绘了深春时的景象,没有了繁花似锦的景象,但玉楼金殿的影子在水中参差不齐,别有一番韵味。 颈联“翠黛红妆画鹢中,共惊云色带微风”,描绘了水面的景象,翠黛红妆的船只在微风的吹拂下惊动了云色,生动地描绘出微风吹过云彩的景象。 尾联“花南水北雨濛濛,泉声遍野入芳洲”进一步描绘了雨中自然景象的美妙,雨濛濛中,泉水在芳洲中流淌,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
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
翠黛红妆画鹢中,共惊云色带微风。
箫管曲长吹未尽,花南水北雨濛濛。
泉声遍野入芳洲,拥沫吹花草上流。
落日行人渐无路,巢乌乳燕满高楼。
作者介绍 嵇康简介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关键词解释

  • 箫管

    读音:xiāo guǎn

    繁体字:簫管

    意思:(箫管,箫管)
    排箫和大管。泛指管乐器。
      ▶南朝·宋·鲍照《代昇天行》:“凤臺无还驾,箫管有遗声。”
      ▶唐·罗邺《春风》诗:“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箫管声

  • 曲长

    读音:qǔ cháng

    繁体字:曲長

    意思:(曲长,曲长)
    古代军队编制,部下有曲,曲的长官为曲长。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裴松之注引三国·蜀·诸葛亮上言:“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

  • 濛濛

    读音:拼音:méng méng

    濛濛的解释

    1.迷茫貌。《诗·豳风·东山》“零雨其濛” 汉 郑玄 笺:“归又道遇雨,濛濛然。” 汉 严忌 《哀时命》:“雾露濛濛,其晨降兮。” 唐 吉师老 《鸳鸯》诗:“江岛濛濛烟靄微,緑芜深处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