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逋亡蒲柳身,泪痕长短送残春。
意思:千里逃亡蒲柳身,泪痕长短送残春。
出自作者[宋]晁说之的《感时》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逋亡”、“残春”、“书问”、“儿童读诵声”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感。
首句“千里逋亡蒲柳身”中,“逋亡”指的是逃亡的人,而“蒲柳”则是作者自比,表达出一种衰颓之感。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遭遇的无奈和悲凉之情。
“泪痕长短送残春”一句,通过描绘眼泪的长度和春天的残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感。
“望惟书问平安到,乐在儿童读诵声”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平安和家乡的安宁的期盼,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儿童读书声和诵读声的喜爱之情。
“桑海恩深变未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龙蛇躁甚起何因”一句,通过描绘龙蛇的躁动来表达一种不安的情绪,暗示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原因。
最后两句“即看廊庙申威令,为问勤王有几人”,表达了作者对国家重新振作的期望和对为国家尽忠的勇士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