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续青城山四咏·飞赴寺》 风高幡影乱,日落钟声起。

风高幡影乱,日落钟声起。

意思:风高幡影乱,日落钟声起。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续青城山四咏·飞赴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神仙传说的诗,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 首句“平林露层巘,上独置孤寺”,描绘了一幅广阔的平林之上,露出的山峰仿佛层层的波浪,而在高处独自设立的寺庙的景象。这句诗以静物描写为主,通过平林、层巘、孤寺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壮美的自然风景画。 “群仙驭飞驾,往往赴于此”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天空,想象神仙驾驭着飞驾来到此处,赋予了自然风景以神秘色彩。这种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浪漫和奇幻的气息。 “风高幡影乱,日落钟声起”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环境,风高之时,幡影摇曳,混乱不定;日落之时,钟声响起。这两句以动衬静,突显了寺庙的宁静和神秘。 最后,“谁可谓诗豪,兴来吟万纸”两句是诗人对诗中情感的抒发。诗人认为自己兴来之时可以吟诵出无数的诗句,表达出诗人对自己诗歌才能的自豪和自信。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神仙传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浪漫和奇幻的气息,读来令人陶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林露层巘,上独置孤寺。
群仙驭飞驾,往往赴于此。
风高幡影乱,日落钟声起。
谁可谓诗豪,兴来吟万纸。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日落

    读音:rì luò

    繁体字:日落

    英语:sunset

    意思:太阳西下。
      ▶南朝·宋·鲍照《日落望江赠荀丞》诗:“日落岭云归,延颈望江阴。”
      ▶唐·王维《送邢桂州》诗:“日落江湖白,

  • 风高

    读音:fēng gāo

    繁体字:風高

    意思:(风高,风高)

     1.风大。
      ▶唐·杜甫《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诗:“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
      ▶唐·柳宗元《田家》诗之三:“风高榆柳疏,霜重梨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