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纪行十首 金川门》 浮图者谁子,高居凌风幡?

浮图者谁子,高居凌风幡?

意思:佛塔的人是谁的儿子,高高住在凌风幡?

出自作者[明]张羽的《纪行十首 金川门》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两山夹沧江,拍浮若无根》是一首对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通过对江河、巨石、风涛等元素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雄浑壮阔的美感。 首联“两山夹沧江,拍浮若无根。利石侔剑戟,风涛相吐吞。”通过“两山夹沧江”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象,江水在两山之间流淌,显得十分渺小,仿佛无根之物。而“利石侔剑戟”则进一步描绘出巨石的威猛形象,如同剑戟一般锋利。风涛相吐吞则描绘出风浪的威势,如同剑拔弩张,吞吐自如。 颔联“维天设巨险,为今国东门。”则是表达了天神设下巨大的险阻,成为国家东门的象征,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和重要。 颈联“试将一卒守,坚若万马屯。”表达了即使只派一兵一卒驻守此地,也会像万马驻扎一样坚固,进一步强调了自然险阻的强大。 接下来的几联则描绘了作者在清晨时分来到此地,天空中霜露繁密,星星森然排列,北斗星高悬可援。江光与海气交融,形成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气氛。作者在此地感受到了一种敬畏和震撼,不敢随意吐唾,因为其中可能藏着蛟龙。 随后,作者将视线转向了一座高耸的佛塔,它凌风飘扬如同幡子一般。从佛塔向下看去,渡口的人们像蜂蚁一样繁忙。这一切都让作者感到愧对于那些超脱世俗之人,因为他们能够轻松应对这里的一切,而自己却无法长久留在这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险阻的敬畏和震撼,同时也流露出对超脱世俗之人的羡慕和向往。这种情感表达得十分真挚和深刻,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两山夹沧江,拍浮若无根。
利石侔剑戟,风涛相吐吞。
维天设巨险,为今国东门。
试将一卒守,坚若万马屯。
我来犯清晓,天空霜露繁。
列宿森在列,北斗峭可援。
江光合海气,溟涬神攸存。
俯视不敢唾,中有蛟龙蟠。
浮图者谁子,高居凌风幡?
下见渡口人,扰扰蜂蚁喧。
愧彼超世士,去去将何言。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张羽(1403年—1476年),明代著名官员,字永和,号南村。他是浙江绍兴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喜爱读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子集。

张羽曾先后担任过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文渊阁大学士和太常礼院卿等职位。此外,他还曾主持编纂了《宣和遗事》等多部史书。在公务员的岗位上,他主张勤政廉政,协调内外关系,获得了当时朝野的普遍认同。

在文学方面,张羽也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文作品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他对于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思考。他的代表作包括《送陆副使赴丹阳》、《南村老人五十而作》等。

关键词解释

  • 凌风

    读音:líng fēng

    繁体字:凌風

    英语:To get ride of the wind.

    意思:(凌风,凌风)
    驾着风。
      ▶唐·韩愈《鸣雁》诗:“违忧怀息性匪他,凌风一举君谓何。

  • 浮图

    读音:fú tú

    繁体字:浮圖

    英语:relief

    意思:(浮图,浮图)
    见“浮屠”。

    近义词: 宝塔、浮屠

    解释:同‘浮

  • 高居

    读音:gāo jū

    繁体字:高居

    意思:
     1.处在高的地方。
      ▶汉·刘向《说苑•正谏》:“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亦指居于高位。
      ▶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朕夤奉天命,恭

  • 风幡

    读音:fēng fān

    繁体字:風幡

    意思:(风幡,风幡)
    亦作“风旛”。
     风中的旗幡。
      ▶《景德传灯录•慧能大师》:“师寓止廊庑间。暮夜风飏剎幡,闻二僧对论,一云幡动,一云风动,往复酬答,未曾契理。师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