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 湖山久寂寥,谁能作斯人。

湖山久寂寥,谁能作斯人。

意思:湖山长久沉寂,谁能作这样的人。

出自作者[宋]葛立方的《八月二十日与馆中同舍游西湖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系舟孤山脚,杖行聊意,对三位历史人物的追思以及对寂寥湖山的感慨。 首句“系舟孤山脚,曳杖聊意行”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孤山脚下的船上,拄着手杖随意漫步的场景。这句诗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体现了诗人的闲适和悠然自得。 “三贤已仙去,丹青俨南荣”表达了对已故的三位贤人的怀念,他们的事迹和形象在画中得以保存,也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感慨。 “由来作诗苦,鼎峙太瘦生”是对作诗的艰难和对诗坛现状的感慨。诗人认为自古以来作诗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诗坛上虽然人才辈出,但能够鼎足并峙、风格独特的却不多。 “碑板摘奇艳,银钩出金声”是对碑刻的赞美,诗人认为碑刻中的诗句奇妙无比,如同银钩一般光彩夺目,发出了金石之声。 “湖山久寂寥,谁能作斯人”是对寂寥湖山的感慨,诗人认为这片湖山因为缺乏那些能够唤醒人们情感、思考和想象的人而变得寂寥。这里是对诗人自身境遇的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启迪人心、引发思考的人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在孤山脚下的船上漫步,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对寂寥湖山的感慨以及对诗坛现状的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和哲理,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系舟孤山脚,曳杖聊意行。
三贤已仙去,丹青俨南荣。
由来作诗苦,鼎峙太瘦生。
碑板摘奇艳,银钩出金声。
湖山久寂寥,谁能作斯人。
作者介绍
葛立方(?~1164),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关键词解释

  • 湖山

    读音:hú shān

    繁体字:湖山

    意思:
     1.湖水与山峦。
      ▶唐·元稹《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杜牧《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 斯人

    读音:sī rén

    繁体字:斯人

    意思:
     1.此人。
      ▶《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刘基《郁离子•

  • 寂寥

    读音:jì liáo

    繁体字:寂寥

    英语:solitude

    意思:
     1.空虚无形;空无人物。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王弼注:“寂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