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乐》 緼袍宽称体,脱粟饱随宜。

緼袍宽称体,脱粟饱随宜。

意思:緼袍宽大称体,糙米饱随机。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乐》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自得其乐,不受世俗纷扰的逍遥心境。诗人开宗明义,首句“吾心自有乐,世俗岂能知。”即点明自己内心拥有一种源自内心的快乐,这种快乐并非来自外界的物质或成就,而是来自内心的满足和自在。这种心境,如同老莱子和荣启期一样,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接下来的诗句,“緼袍宽称体,脱粟饱随宜。”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身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吃着简单朴素的食物,饱食暖衣,随遇而安,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十分简单,更注重的是内心的满足。 最后两句,“乘兴辄独往,携筇任所之。”更是展现了诗人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他随着兴致独自游玩,手持竹杖,随心所欲,不受任何束缚,完全沉浸在自我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中。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逍遥情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心自有乐,世俗岂能知。
不及老莱子,多於荣启期。
緼袍宽称体,脱粟饱随宜。
乘兴辄独往,携筇任所之。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緼袍

    读音:拼音:yùn páo

    緼袍的解释

    以乱麻为絮的袍子。古为贫者所服。《论语·子罕》:“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 由 也与?” 朱熹 集注:“緼,枲著也;袍,衣有著者也。盖衣之贱者。” 汉 桓宽 《盐铁论·贫富》:“ 原宪 之緼袍,

  • 随宜

    读音:suí yí

    繁体字:隨宜

    英语:as one sees fit

    意思:(随宜,随宜)

     1.犹随即。
      ▶《后汉书•质帝纪》:“今遣使者案行,若无家属及贫无资者,随宜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