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皇帝冬至御大庆殿举第二盏酒奏嘉禾之曲》 野人愉愉,不亦有岁。

野人愉愉,不亦有岁。

意思:乡下人愉愉,不也有一年。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皇帝冬至御大庆殿举第二盏酒奏嘉禾之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太平盛世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人们对丰收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了“太平之符,昭发众瑞”,这是对太平盛世的一种描述,意味着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各种祥瑞之物纷纷出现,象征着繁荣昌盛。 接着,“爰有嘉禾,异龙合穗”这两句诗描绘了丰收的景象,嘉禾和异龙合穗都是祥瑞之物,象征着丰收和富饶。 “大田如云,既获既刈”这两句诗则描绘了大片的农田,如同云海一般广阔,收割后的田野一片金黄,象征着农业的繁荣。 最后,“野人愉愉,不亦有岁”这两句诗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野人愉愉描绘了人们过着安逸的生活,不亦有岁则意味着这样的生活并非遥不可及,人们可以期待丰收和幸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太平盛世的景象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太平之符,昭发众瑞。
爰有嘉禾,异龙合穗。
大田如云,既获既刈。
野人愉愉,不亦有岁。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不亦

    读音:bù yì

    繁体字:不亦

    英语:is it not?

    意思:常用于表肯定的反问句,句末多有“乎”字。
      ▶《礼记•檀弓下》:“武子曰:‘不亦善乎?’”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愉愉

    读音:yú yú

    繁体字:愉愉

    意思:
     1.和顺貌;和悦貌。
      ▶《礼记•祭义》:“齐齐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
      ▶孙希旦集解:“‘愉愉乎其忠’者,言其和顺之发于诚也。”
      ▶《论语•乡党》

  • 野人

    读音:yě rén

    繁体字:野人

    英语:geek

    意思:
     1.上古谓居国城之郊野的人。与“国人”相对。
      ▶《左传•定公十四年》:“大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