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sī lún
繁体字:絲綸
意思:(丝纶,丝纶) 1.《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孔颖达疏:“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后因称帝王诏书为“丝纶”。
引用解释
1.总在;仍在。 宋 苏轼 《殢人娇·赠朝云》词:“朱脣筯点,更髻鬟生彩。这些箇,千生万生只在。” 宋 李莱老 《谒金门》词:“旧恨新愁都只在,东风吹柳带。”《三国志平话》卷中:“见二嫂灵前烧香奠酒啼哭, 关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水浒传》
读音:gōu tóu
繁体字:鈎頭
意思:(钩头,钩头)低埋着头。 ▶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然而画中人物,大抵倘不是……过度的恶作剧的顽童,就是钩头耸背,低眉顺眼,一副死板板的脸相的所谓‘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