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甘露寺北望》 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

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

意思: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大风浪花生。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登甘露寺北望》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景色的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游子思乡之情的描绘。 首句“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描绘了京口(今江苏镇江)潮水涌来的壮观景象,以及海门风起时浪花四溅的美丽画面。这两句诗以动景为主,生动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活力。 “人行沙上见日影,舟过江中闻橹声”这两句诗则转向了人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人在沙滩上行走,看到太阳的倒影;而船在江中穿过,船夫摇橹的声音传到岸上。这两句诗以静景为主,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也暗示了诗人的悠闲心情。 “芳草远迷扬子渡,宿烟深映广陵城”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芳草在远处朦胧可见,渡口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夜色中的江城,笼罩在轻烟之中,映衬出城市的宁静和美丽。 最后两句“游人乡思应如橘,相望须含两地情”则表达了诗人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游子在外漂泊,心中难免思念家乡;而家乡的亲人也一定在思念他,这种思念之情如同橘子的味道,既香甜又略带苦涩。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游子在外漂泊的艰辛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和游子的思乡之情,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京口潮来曲岸平,海门风起浪花生。
人行沙上见日影,舟过江中闻橹声。
芳草远迷扬子渡,宿烟深映广陵城。
游人乡思应如橘,相望须含两地情。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京口

    读音:jīng kǒu

    繁体字:京口

    英语:Jingkou

    意思:古城名。在今江苏·镇江市。公元209年,孙权把首府自吴(苏州)迁此,称为京城。公元211年迁治建业后,改称京口镇。
      ▶东晋、南

  • 海门

    读音:hǎi mén

    繁体字:海門

    英语:sea gate

    意思:(海门,海门)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 风起

    读音:fēng qǐ

    繁体字:風起

    意思:(风起,风起)

     1.风颳起来。
      ▶晋·陆机《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于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

  • 门风

    解释

    门风 ménfēng

    [tradition of a family;family principles] 旧指某一家、某一族或某一流派世代相传的言行准则和风气

    笃学修行,不坠门风。——《颜氏家训·风操》

  • 起浪

    读音:qǐ làng

    繁体字:起浪

    意思:揿起波浪。亦喻生事。
      ▶宋·苏轼《送李供备席上和李诗》:“擘水取鱼湖起浪,引杯看剑坐生光。”
      ▶明·冯梦龙《酒家佣•李燮渡江》:“西风起浪发跑跑,扯起子篷儿弗用摇。”粤

  • 花生

    解释

    花生 huāshēng

    [peanut] 落花生

    引用解释

    即落花生。 曹禺 《日出》第三幕:“或者哼一两段二簧的漂泊汉,租唱话匣子的,卖水果、花生、栗子的……每个人都放开喉咙沿着每个小窗户喊。” 马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