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樊秀才归安州》 子尝慕其人,文字不拘束。

子尝慕其人,文字不拘束。

意思:你曾经仰慕他的人,文字不拘束。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樊秀才归安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谪仙诗人李白及其诗歌的敬仰和怀念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即将回到安陆,与李白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再次相遇,并准备再次醉酒吟诗的情景。 首段描绘了李白的形象和诗人的敬仰之情,诗人向往李白那种不受拘束的文人气度,以及他在月下醉酒吟诗的场景。 中段诗人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他希望不要过于辛苦地饮酒,不要为了追求名利而失去自我。 后段描绘了诗人即将离开安陆,前往未知的地方,那里有烟水、古木和野禽,他希望能够得到一个隐居的地方,继续他的诗歌创作。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白及其诗歌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诗中充满了对自由、自然和诗歌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淡然处之的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开元有谪仙,酒隐向安陆。
子尝慕其人,文字不拘束。
月下每醉吟,落纸辄数幅。
今当安陆归,白酒村中熟。
一名犹未成,双亲泪盈目。
切莫苦衔杯,无心不择禄。
去去烟水间,野禽嗥古木。
闻声不得名,将投山舍宿。
此趣自可嘉,非口走尘毂。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拘束

    读音:jū shù

    繁体字:拘束

    短语:缩手缩脚

    英语:(adj) uncomfortable; ill at ease; reticent

    意思:
     1.限制,约束。<

  • 文字

    读音:wén zì

    繁体字:文字

    短语:仿 言 亲笔 契

    英语:character

    意思:
     1.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古代多指单字。
      ▶汉·谨慎《<说文

  • 人文

    读音:rén wén

    繁体字:人文

    英语:humane

    意思:
     1.指礼乐教化。。
      ▶《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孔颖达疏:“言圣人观察人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