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城》 四塞称天府,三河建洛都。

四塞称天府,三河建洛都。

意思:四周称为宝库,三河建洛阳。

出自作者[唐]李峤的《城》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边疆防御和保卫边疆的决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开篇两句“四塞称天府,三河建洛都。”描绘了一个壮丽的场景,四周围着险要的关隘,被称为天府之国,三河之地则建立了洛都,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中心地位。这两句诗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安定富饶的画卷,同时也凸显了首都的重要性和地位。 2. “飞云霭层阙”一句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景象,如同在崇高的阙楼之上飘浮,进一步强调了边塞的雄伟和庄严。 3. “白日丽南隅”则以阳光照耀南方为背景,进一步烘托了边塞的壮丽和威严。 4. 接下来的四句“独下仙人凤,群惊御史乌。何辞一万里,边徼捍匈奴。”描绘了边疆守卫者们面临的艰难环境和艰苦战斗。他们独立于仙人凤阙,面对的是群鸦的惊恐和不安。但是他们没有退缩,反而为了捍卫边疆,毫不犹豫地踏上万里征程,准备与匈奴进行殊死搏斗。这表达了守卫边疆的决心和勇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壮丽景色和守卫者们的勇敢精神,表达了对国家领土的热爱和对保卫边疆的坚定决心。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塞称天府,三河建洛都。
飞云霭层阙,白日丽南隅。
独下仙人凤,群惊御史乌。
何辞一万里,边徼捍匈奴。
作者介绍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更被尊为“文章宿老”。但他历仕五朝,先是依附张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继而又追随韦氏一党,其人品多受诟病。史家评价,贬抑居多。

关键词解释

  • 三河

    读音:sān hé

    繁体字:三河

    英语:三河市 Sanhe City, situated in Langfang of Heibei Province

    意思:
     1.汉代以河内、河东、河南三郡为三

  • 天府

    读音:tiān fǔ

    繁体字:天府

    英语:t\'ien fu

    意思:
     1.《周礼•春官•天府》:“天府,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原为周官名,掌祖庙之守藏,后因称朝廷藏物之府库为天府。
     

  • 四塞

    读音:sì sài

    繁体字:四塞

    英语:disagreement between pulses and seasons; four obstructions

    意思:I

     1.到处充塞。<

  • 洛都

    读音:luò dōu

    繁体字:洛都

    意思:即洛阳。因是着名的古都,故称。
      ▶宋·张元干《满庭芳•寿富枢密》词:“韩国殊勋,洛都西内,名园甲第相连。”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永嘉之乱,洛都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