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玉真观》 一自箫声飞去后,洞宫深掩碧瑶坛。

一自箫声飞去后,洞宫深掩碧瑶坛。

意思:一个从箫声飞走后,洞宫深掩碧玉坛。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玉真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位高雅的仙女,她对乘鸾的热情,以及她对尘世的淡漠。 首句“高情帝女慕乘鸾”表达了这位仙女的高尚情感和对乘鸾的向往。她可能是一位来自天宫的仙女,渴望像鸾鸟一样自由飞翔。接下来的“绀发初簪玉叶冠”描绘了她的形象,她的头发是深青色的,头上戴着用玉和叶子制成的冠冕,这进一步强调了她高贵而神秘的气质。 “秋月无云生碧落”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秋夜场景,月光如水,洒在碧蓝的天空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而“素蕖寒露出情澜”则描绘了仙女在月光下出现的场景,荷花在露水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清新,同时也暗示了仙女内心的情感波澜。 “层城烟雾将归远”描绘了仙女离开尘世,向远方的天宫归去的场景,烟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然而,“浮世尘埃久住难”表达了尘世生活的艰难和仙女对摆脱尘埃的渴望。 最后,“一自箫声飞去后,洞宫深掩碧瑶坛。”这两句诗描绘了仙女离开后,天宫的洞宫深处关闭了碧瑶坛的场景。这可能暗示着仙女已经实现了她的愿望,乘鸾飞向了天宫。 整首诗充满了对仙女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无奈和渴望摆脱尘埃的愿望。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情帝女慕乘鸾,绀发初簪玉叶冠。
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
层城烟雾将归远,浮世尘埃久住难。
一自箫声飞去后,洞宫深掩碧瑶坛。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洞宫

    读音:dòng gōng

    繁体字:洞宮

    意思:(洞宫,洞宫)

     1.传说战国·燕昭王得洞光之珠饰于宫中,王母三降其地,此宫因以称“洞宫”。参阅明·杨慎《升庵诗话•洞宫》。
     
     2.仙人居住的山洞。后

  • 一自

    犹言自从。 唐 杜甫 《復愁》诗之五:“一自风尘起,犹嗟行路难。” 元 关汉卿 《双赴梦》第二折:“一自为臣不曾把君诳;这场勾当,不由我索君王行醖酿箇谎。” 苏曼殊 《吴门依易生韵》之四:“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读音:yī zì

  • 瑶坛

    读音:yáo tán

    繁体字:瑤壇

    意思:(瑶坛,瑶坛)

     1.用美玉砌成的高臺,多指神仙的居处。
      ▶《后汉书•方术传序》:“然神经怪牒,玉策金绳,关扃于明灵之府,封縢于瑶坛之上者,靡得而闚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