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客亭》 送尽长亭短亭客,且看庄舄几时归。

送尽长亭短亭客,且看庄舄几时归。

意思:送完长亭短亭客,而且看庄舄几时回来。

出自作者[宋]刘著的《送客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十年羁旅鬓成丝,千里淮山信息稀。送尽长亭短亭客,且看庄舄几时归。》通过描绘作者自身长期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句“十年羁旅鬓成丝”,短短七个字,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位中年男子,长期漂泊在外的身影,满头的黑发,在岁月的消磨下,已然鬓如丝。这“十年”或许包含了生活的艰辛,岁月的沧桑,让人不禁感慨万千。“羁旅”则直接点明诗人的生活状态,对家的思念,对故人的挂念,都融入了这个词语之中。 “千里淮山信息稀”,淮山作为故乡的象征,但因为路途遥远,信息阻隔,诗人难以感知淮山的消息,这种对家乡的思念更加强烈。 “送尽长亭短亭客”,诗人以送客这一日常行为,表达出自身的孤独与无奈。长亭短亭,是古时送别之地的标志,但如今送客已尽,却仍未见归乡的希望,更增添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最后一句“且看庄舄几时归”,诗人以庄舄为例,说明自己无法忘怀故乡,期盼早日归乡。这一引用,既增加了诗的文学色彩,也加深了诗的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无奈的描绘,使人深感同情与关怀。同时,诗中也有对生活的感慨,对未来的期盼,对家乡的思念,都融入了这个形象之中。诗人通过这首诗,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对未来的希望,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与眷恋。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年羁旅鬓成丝,千里淮山信息稀。
送尽长亭短亭客,且看庄舄几时归。
作者介绍
刘著(约公元1140年前后在世)字鹏南,舒州皖城(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均不详,北宋宣、政年间(1111~1125)登进士第。入金任居州县甚久。年六十余,始入翰林,充修撰。后出守武遂,终于忻州刺史。皖有玉照乡,既老,号玉照老人,以示不忘其本。著善诗,与吴激常相酬答。《金史》无传,事见《中州集》卷二。词存一首。

关键词解释

  • 长亭

    读音:cháng tíng

    繁体字:長亭

    英语:road-side pavilion

    意思:(长亭,长亭)
    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十里长亭”。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

  • 几时

    读音:jǐ shí

    繁体字:幾時

    英语:what time; when

    意思:(几时,几时)

     1.多少时候。
      ▶汉武帝《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韩愈《祭十二郎

  • 短亭

    读音:duǎn tíng

    繁体字:短亭

    英语:pavilion which distance from the city is five li

    意思:旧时城外大道旁,五里设短亭,十里设长亭,为行人休憩或送

  • 看庄

    读音:kàn zhuāng

    繁体字:看莊

    意思:(看庄,看庄)
    旧时盗贼中的黑话。指打家劫舍时在屋上望风。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齐大,献县巨盗也。尝与众行劫……齐大方看庄,闻妇唿号,自屋嵴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