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 庖烟起处认孤村,天色清寒不见痕。

庖烟起处认孤村,天色清寒不见痕。

意思:厨房烟气起处认孤村,天色清澈寒冷不见痕迹。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首句“庖烟起处认孤村,天色清寒不见痕”描绘了作者在清晨的乡村中寻找自己的目标,看到炊烟袅袅升起,认出了远处孤立的村庄。天色清寒,空气中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 “车辋湖边梅溅泪,壶公祠畔月销魂。”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车辋湖边看到梅花绽放,想起过去的往事,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怀念。壶公祠畔的月光则让作者感到销魂,可能是在这里回忆起一些美好的往事。 “封强尽是春秋国,庙食多怀将相恩。”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他认为历史上的国家虽然强盛或衰落,但留下的遗迹和庙宇中供奉的英雄人物,都充满了对将相功臣的感激和怀念。 最后两句“试问李斯长叹後,谁牵黄犬出东门。”是对历史的进一步思考。作者询问李斯长叹之后,谁会像他一样牵着黄犬走出东门。这可能是在暗示自己也会像李斯一样,面临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需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庖烟起处认孤村,天色清寒不见痕。
车辋湖边梅溅泪,壶公祠畔月销魂。
封强尽是春秋国,庙食多怀将相恩。
试问李斯长叹後,谁牵黄犬出东门。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清寒

    读音:qīng hán

    繁体字:清寒

    英语:poor;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

    意思:
     1.清贫;贫寒。
      ▶《晋书•文苑传•王沈》:“僕少长于孔·颜之

  • 天色

    读音:tiān sè

    繁体字:天色

    短语:血色 肤色

    英语:time of the day

    意思:
     1.天空的颜色。
      ▶《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起处

    读音:qǐ chǔ

    繁体字:起處

    意思:(起处,起处)
    犹起居。
      ▶清《今世说•言语》:“毛稚黄负才善病,六载起处,不离床榻。人以为忧。
      ▶毛自若曰:‘病味颇亦佳,第不堪为躁热人道耳。’”罗家伦《是爱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