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 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意思: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出自作者[唐]冯延巳的《抛球乐·酒罢歌余兴未阑》

全文赏析

这首诗《酒罢歌余兴未阑》是一首描绘夜晚宴饮后,独自在楼阁上欣赏风景的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如“小桥”、“清水”、“梅蕊”、“风”、“笙歌”、“胜”、“谷莺”等,展现了夜晚的静谧、美丽和孤独。 首联“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清水共盘桓。”描绘了酒宴后的场景,诗人独自在小桥边流连,享受清水的倒影,表现出一种闲适和悠然自得的情感。 颔联“波摇梅蕊伤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描绘了夜晚的风光和诗人的感受。风中的梅花显得苍白无力,诗人的衣裳也感到寒冷。这一联既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寒冷。 颈联“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表达了诗人暂时不想回家的想法,想要尽情享受这个夜晚的笙歌声和欢乐。这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和放纵。 随后几联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楼阁上欣赏风景的场景,如“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岩楼上挂朱栊。”等,这些描述都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静谧。 最后,“归去须”表达了诗人对回家的渴望,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孤独的情感。整首诗情感深沉,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寂寞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夜景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静谧、美丽和孤独。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感受,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清水共盘桓。
波摇梅蕊伤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
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
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
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梅落新春入后庭,眼前风物可无情?
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绿未成。
且上高楼望,相共凭阑看月生。
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岩楼上挂朱栊。
白云天远重重恨,黄叶烟深淅淅风。
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尽日登高兴未残,红楼人散独盘桓。
一钩冷雾悬珠箔,满面西风凭玉阑。
归去须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梁州

    读音:liáng zhōu

    繁体字:梁州

    意思:
     1.古九州之一。
      ▶《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
      ▶孔传:“东据华山之南,西距黑水。”
     
     2.唐教坊曲名。后改编为小令。

  • 谁家

    读音:shuí jiā

    繁体字:誰家

    意思:(谁家,谁家)

     1.何家,哪一家。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
      ▶《水浒传》第二八回:“武松忍耐不住,按定

  • 仿佛

    读音:fǎng fú

    繁体字:仿佛

    短语:近似 类 象是 相近 相仿 切近 近乎 八九不离十 类似 接近

    英语:as though

    意思:
     1.似有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