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赋得垣衣》 昭阳辇下草,应笑此生非。

昭阳辇下草,应笑此生非。

意思:昭阳辇下草,应该笑这一生不是。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赋得垣衣》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留恋之情。 首句“漠漠复霏霏,为君垣上衣。”描绘了春天的早晨,空气中弥漫着薄雾,又有些微雨,这种景象仿佛是为君王的华服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这里的“漠漠”和“霏霏”描绘了春天的微妙变化,给人一种清新、朦胧的感觉,而“为君垣上衣”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留恋之情。 “昭阳辇下草,应笑此生非。”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昭阳辇下的草地,在春雨的滋润下,生机勃勃,它们似乎在嘲笑作者的生命如此短暂,无法永远拥有这样的美好时光。这里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草地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掩蔼青春去,苍茫白露稀。”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渐行渐远,随着时间的推移,青春逐渐消逝,白露也开始稀疏起来。这种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留恋之情。 最后两句“犹胜萍逐水,流浪不相依。”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留恋之情,尽管春天像浮萍一样随水流浪,无法永远停留,但作者仍然愿意像浮萍一样追逐春天,因为这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春天比作浮萍,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留恋之情。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漠漠复霏霏,为君垣上衣。
昭阳辇下草,应笑此生非。
掩蔼青春去,苍茫白露稀。
犹胜萍逐水,流浪不相依。
作者介绍 杜审言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昭阳

    读音:zhāo yáng

    繁体字:昭陽

    意思:(昭阳,昭阳)

     1.岁时名。十榦中癸的别称,用于纪年。
      ▶《尔雅•释天》:“﹝太岁﹞在癸曰昭阳。”
      ▶《淮南子•天文训》:“亥在癸曰昭阳。”

  • 此生

    读音:cǐ shēng

    繁体字:此生

    意思:这辈子。
      ▶唐·李商隐《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里,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 辇下

    读音:niǎn xià

    繁体字:輦下

    意思:(辇下,辇下)
    “辇毂下”的省称。
      ▶唐·韩愈《凤翔陇州节度使李公墓志铭》:“臣幸得宿卫二十余年,今年老斥外任,不胜慕恋,愿得死辇下。”
      ▶元·辛文房《唐才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