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穰谁道尽由天,治国须知类小鲜。
意思:丰歉谁道全部由天,治理国家必须知道像小鱼。
出自作者[宋]金履祥的《七月三日和徐山甫喜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治国与治吏。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以及对贤能官员的赞扬。
首句“饥穰谁道尽由天,治国须知类小鲜。”表达了作者对饥荒和丰收的看法,认为这些并非完全由天决定,而是与国家的治理息息相关。作者强调治国需要注重细节,就像处理小鲜一样,需要谨慎、细致。
第二句“贪吏班车方立立,雷神振鼓已阗阗。”是对贪官污吏的批判。作者用“雷神振鼓”来形容贪官的嚣张气焰,用“已阗阗”来形容他们造成的社会动荡。这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腐败官员的痛恨。
第三句“弘羊既往民无事,旱魃不来书有年。”赞扬了作者心目中的贤能官员,如桑弘羊一样的官员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避免灾荒。这里用“既往”和“不来”来表达这些官员能够预防问题,避免灾难的发生。
最后一句“自此皇家歌乐岁,鱼丽天保永无愆。”表达了作者对贤能官员治理下的国家将会年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的期望。作者用“鱼丽”和“天保”来表达这种美好的愿景,用“永无愆”来强调这种期望的实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和官员素质的深刻理解,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以及对贤能官员的赞扬和期望。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