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红叶》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

意思:游子霸陵道,美女长信宫。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红叶》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是一首描绘岁末景象、表达人生飘零感的诗篇。 首联“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描绘出一幅荒凉寂静的景象,令人不禁生出无奈之情。荒城、晚照,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岁末的寒冷和寂寥。 颔联“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描绘出野外晴天霜染绿叶、山间冷雨催红花落的景象,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更显出岁末的萧瑟。 颈联“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游子在灞陵之路上踽踽独行,美人却在长信宫中孤独等待。这两句通过对比游子与美人的命运,表达出人生的漂泊与无奈。 尾联“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岁末时节,一切似乎都显得那么平常,然而人生如落叶,摇落满地,意蕴无穷。诗人通过岁末的景象,表达出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对比的手法,描绘出岁末的景象,表达出人生的漂泊与无奈。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
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长信

    读音:cháng xìn

    繁体字:長信

    意思:(长信,长信)
    指长信宫。
      ▶《三辅黄图•汉宫》:“﹝长乐宫﹞有长信、长秋、永寿、永宁四殿。
      ▶高帝居此宫,后太后常居之。”后亦用为太皇太后的代称。

  • 长信宫

    引用解释

    1. 汉 宫名。 汉 太皇太后所居。因用以为太皇太后的代称。《三辅黄图·汉宫》:“ 长信宫 , 汉 太后常居之……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皆以 长信 、 长秋 为名。”《骈雅·释名称》:“ 汉 制,帝祖母称长信宫,帝母称长乐宫。”

    2.泛指帝后所居。《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吕后 听説,即发密旨,宣

  • 灞陵

    读音:bà líng

    繁体字:灞陵

    意思:古地名。本作霸陵。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汉文帝葬于此,故称。
      ▶三国·魏改名霸城,北周·建德二年废。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岂知灞陵夜猎,犹是

  • 游子

    读音:yóu zǐ

    繁体字:游子

    短语:客 行人 行者 行旅

    英语:man travelling in a place far away from home

    意思:(参见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