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谢李雪林》 岂无钟子耳,但欠伯牙琴。

岂无钟子耳,但欠伯牙琴。

意思:难道没有钟先生了,但欠伯牙琴。

出自作者[宋]顾逢的《寄谢李雪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本僧高谊,劳君序拙吟》是一首对日本僧人高谊的赞美和感慨之诗。诗中表达了对高谊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无奈之情。 首两句“名虽传海外,价不及鸡林”,直接点明高谊的名声已经远播海外,但他的作品在市场上的价值却并不如他的名声那般显赫,甚至在市场上并不如鸡林(古时对日本的代称)中的作品。这两句既表达了高谊的国际影响力,也暗示了其作品的市场价值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 接下来的“白发消豪气,青灯见苦心”,描述了诗人年老色衰,豪情不再,只能在青灯下看到自己的苦心。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也表达了对高谊的赞美,因为高谊的诗才和苦心得到了诗人的共鸣。 最后两句“岂无钟子耳,但欠伯牙琴”,借用伯牙和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有知音赏识高谊的才华,让他的诗才得到更好的发挥。这里既有诗人的期待,也有对知音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境况的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本僧高谊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当前境况的不满。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本僧高谊,劳君序拙吟。
名虽传海外,价不及鸡林。
白发消豪气,青灯见苦心。
岂无钟子耳,但欠伯牙琴。

关键词解释

  • 伯牙

    读音:bó yá

    繁体字:伯牙

    意思:春秋时精于琴艺的人。传说曾学琴于着名琴师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林鸟悲鸣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终成天下妙手。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相传均

  • 伯牙琴

    (1).相传 伯牙 操琴,琴声高妙,唯 钟子期 知音。 子期 死,知音难觅, 伯牙 遂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后因以“伯牙琴”用为痛悼知音惜其难遇之典。 唐 罗隐 《重过随州忆故兵部李侍郎思知因抒长句》:“ 庄周 高论 伯牙 琴,閒夜思量泪满襟。四海共谁言近事?九原从此负初心。”
    (2).喻指能奏出妙曲的琴。 清 魏源 《布水台下同僧观瀑》诗:“惜无 伯牙 琴,来写
  • 钟子

    读音:zhōng zǐ

    繁体字:鍾子

    意思:(钟子,锺子)
    指钟子期。
      ▶明·张煌言《感怀》诗:“流水非因钟子调,阳春只合郢人吟。”

    解释:1.指钟子期。

  • 牙琴

    读音:yá qín

    繁体字:牙琴

    意思:
     1.传说春秋时伯牙善弹琴。后因以“牙琴”泛指高手奏琴。
      ▶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如赏牙琴,更亲听乎操缦,喻观基射,再目睹乎穿杨。”
     
     2.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