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贺太常黄少卿》 剩得清名千载重,何妨晚节十年閒。

剩得清名千载重,何妨晚节十年閒。

意思:剩下清叫千载重,何妨晚年十年闲。

出自作者[宋]吕声之的《贺太常黄少卿》

全文赏析

这首诗《自从朝奏一封还,便整归装问故山》是一首对古代名人高尚品质和坚定志向的歌颂诗。它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完成朝堂任务后,决定回归故乡,并准备安享晚年生活的场景。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清廉名声的珍视,以及对晚节的态度。 首联“自从朝奏一封还,便整归装问故山。”描绘了诗人完成朝堂任务后,准备回归故乡的情景。他整理行装,询问故乡的山水,表现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一联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颔联“剩得清名千载重,何妨晚节十年閒。”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清廉名声的珍视。他相信自己的清廉名声将会流传千年,这是他一生的荣耀。即使在晚年,他也不在乎清名被闲置,表现出对清廉名声的坚定信念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颈联“惯寻夜雪逵溪路,却谢春风汉殿班。”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习惯了在雪夜中寻找山路,谢绝了春风中的宫廷班列。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朝堂的淡泊和对自我生活的追求。 尾联“国史旧编加简对,春秋直笔任诗删。”最后两句诗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认为自己应该承担起编写国史的重任,同时也要像《春秋》一样秉笔直书,真实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思想。这表现出诗人对自己高尚品质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归乡、清廉名声、生活态度和责任担当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古代官员的高尚品质和坚定志向。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从朝奏一封还,便整归装问故山。
剩得清名千载重,何妨晚节十年閒。
惯寻夜雪逵溪路,却谢春风汉殿班。
国史旧编加简对,春秋直笔任诗删。

关键词解释

  • 清名

    读音:qīng míng

    繁体字:清名

    意思:
     1.清美的声誉。
      ▶《汉书•儒林传•施雠》:“鲁伯授太山·毛莫如·少路、琅玡·邴丹·曼容,着清名。”
      ▶《隶释•汉孙叔敖碑》:“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

  • 晚节

    读音:wǎn jié

    繁体字:晚節

    短语:小节

    英语:integrity in one\'s later years

    意思:(晚节,晚节)

     1.晚年。

  • 载重

    读音:zài zhòng

    繁体字:載重

    短语:载运 载波 载体 载货

    英语:load

    意思:(载重,载重)
    谓交通工具负担重量。
      ▶清·顾嗣协《杂兴》诗

  • 千载

    读音:qiān zǎi

    繁体字:千載

    意思:(千载,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
      ▶《汉书•王莽传上》:“于是群臣乃盛陈‘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韩愈《歧山下》诗:“自从公旦死,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